邓晓龙带怒射出的子弹呼啸着,挟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突”的一声就精准地钻入了敌机的副油箱。
敌机的副油箱中弹起火,冒出浓烟。继而,主油箱起火。
这是的一枪!
这是惊世的一枪!
这是传世的一枪!
这是天地间最不可思议的一枪!
望着受伤的敌机冒出滚滚浓烟,望着敌机如丧家之犬般拼命逃窜,望着跪在地上气定神闲地据枪的邓晓龙,连副嘴巴怒张,大得简直可以塞下一只鹅蛋两只鸭蛋和三只鸡蛋;连副眼睛怒突,两颗眼珠子仿佛要掉下地来;连副呼吸急促,急促得就像哮喘病的病人病情发作。
惊愕!
震惊!
惊喜!
……
邓晓龙惊天地泣鬼神的一枪居然创造了奇迹,各种神情在连副的脸上极速地变换着,就像在进行着变脸表演,最后他的表情定格在万分焦急上,因为他看见敌战机射出的机枪弹雨迅速向邓晓龙接近,即将把邓晓龙撕成粉碎。
“哒哒哒……哒哒哒……”
弹雨如刀,刀切大地,两条刀切般的线条快速地向邓晓龙靠近。
邓晓龙的生死悬于一线。
邓晓龙身子向左侧倾倒,顺势两个翻滚,跌落小坡,然后他滚入山坡下一个凹进去的小洞里。
狙击手的第一要素是保命,第二要素才是杀敌。命也保不住,怎么杀敌呢?
邓晓龙听战友说敌机经常来轰炸?江大桥后,就认真地挑选狙击阵地。选择这个狙击点是他精心挑选的:一、这儿有杂草,有小树苗;二、这是一个向外飘出的小断层山坡,下面就像是天然的防空洞,若有意外情况,他两个翻滚就滚落天然的防空洞中。
见一落叶而知秋,见微知著,邓晓龙的成功是建立在不为人知的付出上。
敌中岛97轻轰炸机拖着长长的浓烟仓惶逃窜,另外两架敌战机见势不妙,也抱头鼠窜,完全没有来时那种不可一世的骄横气焰。
远处又一声巨响,中枪的敌机栽倒在距大桥十几公里处的佛冈县龙山良塘村外琶江河畔的一块稻田里,飞机师跳伞,给琶江群众生俘了。
历史把这个时间定格:1938年9月5日上午9时。
战士们纷纷冲出掩体,涌向邓晓龙。连副速度最快,他一把抱起邓晓龙,然后把他抛向空中,撮嘴大喊:“中人,热血军魂!鬼子必败,**必胜。”
战士们用手撑起一堵肉墙,接着以自由落体之势跌下来的邓晓龙,然后战士们再齐心合力地把邓晓龙抛起来,再接住。战士们边抛边齐声呐喊:“中人,热血军魂!鬼子必败,**必胜!”
这是热血男儿最淳朴的呐喊声,这是铁血军人从心里迸射而出的呐喊声,这是爱国战士饱含爱国**的呐喊声!
呐喊声响遏行云,震动天庭。
戴着眼镜的152师长蔡志豪是一个儒将,此时他却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