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枪声起风云,永定河上硝烟漫。百座石狮同敌忾,大刀霍霍齐呐喊。青石板上堆尸骨,卢沟晓月鲜血染。绿水青山变地狱,瓦碎家破弹指间。家恨国恨民族恨,统一战线开新篇。
――军子哥《卢沟桥事变》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的航空母舰驶进南海唐家湾,建立侵华海上空军基地。从此,敌机不断来我华南地区狂轰滥炸。
清远琶江口(即清远江口镇),是日机重点轰炸目标,因那里有粤汉铁路的琶江口大桥,还有一千一百多万大洋建成的琶江兵工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1937年8月27日,6架日机首炸琶江兵工厂,投弹12枚,以后又5次轰炸该厂及琶江口铁桥。152师派一个营驻源潭,保卫源潭至横石铁路线及保卫大桥和兵工厂,由一副连长率领两个班共19人守卫大桥。
某日,一个战士躺在树荫下,用钢盔盖着半边脸,嘴巴一张一合,在唱着歌。钢枪放在他的怀里,右手轻握着,而他的左手却打着节拍。他的手指修长,白净,秀气,是一双读书人的特有的手指。但他指关节和手指肚子却布满厚厚的茧子,只有长期进行体力劳动的人才有的厚茧子。他是一名军人,只有长期抓枪训练的人才能如此厚的茧子。
“lili marleen,vor der kaserne, vor dem groen or ,ine laerne,ie noc dor, so ollriederseen, bei der laerne ollr,ie eins lili marleen, ie eins lili marleen.……”
这战士唱的是二战德国著名歌曲《莉莉玛莲》(德语版),歌词大意是:曾经在雄伟的兵营的大门旁,我和她双双站在一个天窗边,当时我们腼腆地互相说再见,现在却已只剩那个天窗依旧。最爱的,莉莉玛莲,最爱的,莉莉玛莲……”
旋律非常优美动听,但连副不知道他在唱什么,叽里呱啦的。连副不愿意别的战士看出他听不懂,于是用脚踢踢他,操着四川口音怒骂“新兵蛋子,青天白日的唱什么歌?他奶奶的龟儿子,当的什么兵哟?”
这个战士拿开钢盔,对连副翻翻白眼。
“隆隆隆――”
这时候远处传来闷雷般的飞机声,广州方向出现三个黑点。
“狗日的鬼子飞机又来炸大桥了,快找隐蔽――”连副扯开喉咙声嘶力竭地大喊,他已经顾不上喝骂那个兵了。
战士们迅速寻找掩体,眼中井喷着怒火和无奈,咬着牙关紧握着手中的钢枪,关节由于太用力而发白。
那个躺在树荫下偷懒的战士腾地弹身而起,把钢盔扣在头上,却没有像其他战友那样手忙脚乱地躲入防空掩体中。此时才看清他身高不足一米七十,两耳兜风,剑眉入鬓,目如朗月,鼻勾如鹰嘴,唇红如枫叶,齿白如珍珠。总之,他一副斯斯文文、弱质彬彬的样子。如果不是因为经常暴晒,脸庞显得黝黑,谁都说他是一介文弱书生。
他神情凝重,用上牙紧咬下唇,迅速地把用树枝编织成的帽子箍在他头上,从背囊里抽出绿色的披风披在身上。披风呈网状型,插着很多短树枝和杂草。
他举起长枪,熟练地拉起枪栓,检查这支步枪的情况。拉动枪栓发出的“嚓嚓”声,仿若乐
韵般悦耳。他的动作娴熟而流畅,那种无法用文字和语言形容的韵率感,那种只有经历了战争与训练的洗礼才形成的节奏感,使他与枪之间形成了一种绝对和谐的整体。
枪支在手,他整个人的气质猛地变了。他明若星
清远抗日:飞虎战龙最新章节第1节 枪打敌战机1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