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9章 邦交

本章节来自于 秦皇汉武 http://www.lishu123.com/108/108323/
    “喂,怎么样,公子没事吧?”

    刚才还敬仰万分,视若神明的人顷刻间便颓然软倒,众人不免有几分慌‘乱’。

    略通医术的使臣自车厢内走出,为刘彻诊脉后松了口气:“公子无事,只是方才消耗过大,有些脱力了。”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劲风刮过,带起一片腥风,众人皆沉浸在方才的战斗中,久久不能自拔。此等生死之战中心灵受到的冲击与震撼,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平复的。半响,方有人道:“如若不是公子……方才我已经死了……”

    “没错,公子那句如雷贯耳的话,竟让我觉得仿佛重活了一遭!”直到那个时候起,他才有身为一名战士的自觉。不是戍守燕王城的从未见过血腥的‘侍’卫,而是一名真正的战士,与戍边甲兵无二!

    戍守王城之人,有不少是出身武将世家的少年与青年,他们原只是听从家中安排在王城任职,等熬够了资历后便要往上升迁。若是再过个几年,他们或许会彻底被王城奢华的生活‘迷’了眼,腐蚀了内心,白白‘浪’费一身武学天赋。好在,在这样一个恰如其分的时候,有一个人能将他们彻底唤醒。让他们知道,他们的价值,绝不该仅止于此!

    ‘侍’卫长是个刚毅沉默的男人,此刻,他亦颔首:“我等纵然肝脑涂地,亦不能报公子大恩。”

    众人默默不语,望着瘦小身躯的目光满是钦佩与崇敬。

    公子姬丹,是一个值得令人‘交’付‘性’命的存在!

    在这一夜,许多人彷徨过,矛盾过,挣扎过,呐喊过,最终大彻大悟,他们的命运因此而改变,他们的改变也将陆续影响更多的人。

    蓟城中,燕孝王身边一名颇通‘药’理的内‘侍’为他送上一碗‘药’:“君上,快些喝了吧。待您喝完,再让小人为您施一次针,您体内的余毒便可全部排出了。”

    “寡人从出生起便一直受这毒素折磨,没有想到,寡人也会有今日……”燕孝王的语气中颇多感慨。

    “君上常说,小公子是我燕国的福星,指不定是他将好运带给了您。”那名内‘侍’含笑道。

    “是啊,丹儿……现在也该进入赵国地界了……”

    “君上,小人有一事不明。那一百‘侍’卫虽也算我燕王城中‘精’锐,但论武功并非最好的,且那些‘侍’卫年岁终究轻了些,怕是缺乏经验,君上为何会派他们护卫小公子和使臣的安全?”

    “他们或许的确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合适的。”燕孝王意味深长地道。

    见他不‘欲’多说,内‘侍’便也没有再问,眼见着一旁的铜人风灯将要燃尽,又去添了些油。燕孝王寝殿内传来批阅奏折的声音。

    此时已是三更天,燕国一行人虽然疲惫不已,但也不敢再在此地停留,唯恐中山派之人去而复返。稍事调整后,他们又上路了。一路上且走且停,在抵达灵寿时,他们迎来了赵国兵马。

    赵国地界内发生了江湖帮派袭击邦‘交’使臣的大事,赵王自然不可能对此置之不理。再加上中山派之人素来嚣张,不为赵王所喜,如今更是意图破坏两国邦‘交’,狠狠地下了赵国的脸面,令赵王恼怒不已,索‘性’直接派了三千兵甲前来护送燕国一行人入邯郸。又派了五千‘精’兵前去攻打中山派,势必要给其一个深刻的教训。

    由于赵王这次是铁了心要好好收拾中山派一顿,中山派众人虽利用地利之势转圜,损失仍是前所未有的惨重。自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赵军一方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此番亦是付出了不菲的代价才打压下了中山派的气焰,虽未得多少实惠,颜面好歹保住了。

    刘彻这一边,因有三千兵甲的威慑在,一路上果然没有人敢再前来寻恤。只是,赵国士兵审视的眼神令燕国‘侍’卫们倍感不适。

    原来,一百燕军遭遇大批中山派人后无一折损的消息已经传到邯郸,众赵兵在震惊之余,心中难免开始重新评估燕军的实力。只是,他们看来看去,这一百燕国‘侍’卫除了‘精’神头好些,实在没什么特别之处,也没虎背熊腰,也没长个三头六臂,整体素质亦不及秦赵重甲,真不知仅凭他们这点人是如何对抗那些凶残的中山派人的,别是细作们情报有误吧?

    在抵达邯郸的头一日,刘彻与使臣入宫觐见赵王。刘彻等人抵达正殿时,赵王正与丞相平原君说话。

    刘彻飞快地打量了这两人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坐在上首的是赵孝成王,他如今不过而立之年,却饱经沧桑,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要来得大。他深邃的目光中充满了疲惫,面上也带出了风霜之感,气质绝非一个三十岁左右正值英年的君王应当有的,反倒是像一名五六十岁的迟暮君主。

    这就是赵孝成王,刘彻心道。

    赵孝成王继赵武灵王、赵惠文王之后成为赵国君主,继位时国力之强可与秦国比肩。

    正是这样一位君王,不甘令赵国位居秦国之下,继位不过堪堪几年便任用赵括替代廉颇与秦将白起‘交’锋,导致长平惨败,赵国濒危;也正是这样一位君王,于危难之中惕厉自省,以非同常人的毅力抗住了秦国大军压境的压力,在秦军兵临城下之时保住了邯郸,也保住了赵国,并让赵国在短短的时日中走出低‘迷’,迅速恢复过来。

    不说别的,就说三年前,公孙‘操’见赵军刚与秦国‘交’战完,以为有机可乘,在朝堂之上力主派燕军偷习赵国,不也被赵军打得落‘花’流水么?那时的赵军战力已恢复到此等程度,不知现在的赵军战力如何。

    无论如何,这位赵王,绝不简单。

    “你就是燕国公子姬丹?”果然,在将目光投放到刘彻身上时,赵孝成王深邃的目光投‘射’出一抹凌厉:“寡人听说,你在蓟城有言‘赵可往,我亦可往’,然否?”

    警告?刘彻慵懒的目光也陡然凝聚起来。

    他在蓟城说过的话,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传到了赵王的耳中,他的确不得不对这位赵王心生警惕。但若是这么简单就被赵孝成王唬住了,他就不是他了。

    挑了挑眉,刘彻道:“丹的确曾有过此言,不知大王有何见教?”话既已出口,便不可能收回来,姑且看看这位赵王想要做什么,总不能是让他道歉吧?

    “你很有胆量。”赵孝成王站起身,凭借身高优势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刘彻,一股威压周骤然从他身上传来,连空气都仿佛变得有些凝滞:“不过,未免失之轻狂。”

    刘彻安然自若地扬起脸庞,通身气派竟丝毫不下赵王:“轻狂?何谓轻狂?希望自己的国家富强莫非就是轻狂?‘胸’无大志之人自不轻狂,然朕何屑与之为伍!”

    “嘴皮子倒是利索!不过,你是不是忘记了,这里是赵国!是寡人的地方!当着寡人的面说强燕之事,你就不怕寡人对你不满?”

    “若是这样,朕只能说,大王失之狭隘。”刘彻摇摇头,在赵王动怒之前又道:“敢问大王,如今大王的心腹大患,是燕国,还是秦国?强秦接连侵犯赵国国都、韩国阳城并负黍二城、魏国吴城,如今又已攻克周室,灭六国之心昭然若揭,难道大王就没有危机感?燕国作为山东六国一员,自将与赵国一道协力抗秦,敢问大王,是强燕对抗秦有利,还是弱燕?”

    公孙‘操’不赞同反抗秦国,但其在朝中已渐渐被架空,刘彻自然也就无需遵照他的邦‘交’政策行事,反倒在竭力坐实名义上的燕赵合纵同盟。依刘彻看来,现下与赵国‘交’好,哪怕是表面上‘交’好,也远比与其相互敌视要有利得多。

    “你所言可能代表燕国?”赵孝成王冷笑一声:“寡人记得,燕国素来与我赵国为敌,谈何协作!”

    刘彻摇摇头:“君上是明白人,自是诚心与大王相‘交’。唯有丞相糊涂,逆行倒施。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他的意愿,自然做不得准。大王且看着吧,要不了多久,丞相便再也无法与赵国为难。”他这话说得极为笃定,仿佛是在陈述一个事实,饶是赵孝成王,也不由多看了他一眼。

    “公子果然非寻常人也!燕得公子,乃燕之大幸。赵得公子,亦是赵之大福。君上方才之话并无恶意,还望公子切莫介怀。”一旁白发苍颜的平原君道。

    先由赵王发难,再由平原君出面安抚,这对君臣当真合作无间。

    “大王所疑,乃人之常情,丹岂敢心怀怨望?”刘彻道。

    平原君满意地捋了捋胡须:“那么,方才公子所说的燕赵同盟协约……”

    “请丞相明日与使臣相商。”

    原本该由燕国使臣送公子入赵为质,然后与赵王、丞相商讨两国邦‘交’之事,现在燕国使者在一旁讷讷不言,邦‘交’要务反倒落在了刘彻的身上,且原本的和平条约变成了燕赵同盟条约,这是众人始料未及的。

    从王宫中出来时,日已偏西。明明没做什么,刘彻却感到有些累。

    看来,以后得培养些长袖善舞的邦‘交’能臣了,刘彻想,他并不是惯于此道的人。

    为人君者,若事事都得亲自出马,非累死不可!

    印象中,这个时期是有那么几个邦‘交’才能出众之人,比如赵国蔺相如,比如未来嬴政手下的姚贾、顿弱……刘彻开始认真考虑挖赵国和嬴政墙角的可能‘性’。

    不过,最初刘彻对燕国毫无归属感,强燕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无后顾之忧。如今他已经开始在不经意间自发站在燕国的角度考虑,是否说明,他已经准备肩负起燕国的未来?

    也许,这个答案,只能‘交’给时间来回答。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晏央的小说秦皇汉武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秦皇汉武最新章节秦皇汉武全文阅读秦皇汉武5200秦皇汉武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晏央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