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五十二章

本章节来自于 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 http://www.lishu123.com/106/106333/
    勇亲王把手伸向了无辜的侄子,水珏虽然不齿,但也没什么多惊诧的。皇位之争,弑父杀兄杀弟,有什么不会害的,心狠的人,就连自己亲生儿子都能当做棋子随意舍弃,何况是一个不熟的侄子。只是勇亲王这一招不只是谁出的主意,就算没了这个嫡子,太子又不是以后不会再有孩子了。就算太子对太子妃不喜,但不妨碍他再要个嫡子。

    再说了,如果太子登基了,他的儿子是不是皇后所出的嫡子,也无所谓了。

    但这个孩子皇帝‘挺’喜欢的,如果出了事,肯定会彻查。所以这一招确实是昏招。若这件事利用的好,太子和勇亲王僵持的局势立刻就会被打破,太子很快就能占据上风。

    所以,水珏才对太子妃很无奈。她怎么就莫名其妙的自杀了,硬生生的把太子这边的优势变成了劣势,让皇帝对太子失去孩子的怜惜,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厌弃。

    皇帝看‘女’人的眼光真的很有问题,他自己宠的甄贵妃不是个东西,给儿子挑选的“母仪天下”的太子妃也很奇怪。为了太子的冷落以及儿子的被害而自杀的太子妃,实在是太脆弱了。这个世界上被冷落的正妻还少吗?当皇帝的更是后宫佳丽三千。太子再不喜太子妃,也是把面子上的尊敬做足了的,‘女’人有了权力,那日子能有多难过?何况儿子死了,凶手虽然没有证据,但猜都猜的到是谁,她却连给儿子报仇的心都没有,可怜那个孩子还那么小。

    就算彻底绝望想要自杀,也得先把仇报了不是?

    反正水珏是不能明白太子妃的心思的,听着周围一些‘女’人悄悄念叨“太子妃心里苦”的话,她想着,估计自己是永远也不可能体会得到那种“心里苦”是怎么苦了。

    ..................................

    东宫这事一出,别说朝堂的人战战兢兢,连京城中的地痞流氓都不敢出来‘乱’晃悠了,一时间京城治安好了不少,倒是题外话。

    水珏最近守着那“太子妃”,都没出宫,独留林黛‘玉’一个人在王府中。林黛‘玉’每隔几天就会进宫给水珏报告一下最新的学习进度,让太后也对她渐渐眼熟了。人老了,就喜欢小孩子。只是后宫中的小孩,个个都代表着麻烦,宫外的小孩若是经常被叫进宫中,那也是麻烦。所以现在有个小孩逗‘弄’,太后也是开心的,还专‘门’向皇帝打了招呼,希望林黛‘玉’多进宫陪陪她。

    太后是难得向皇帝讨要个东西,皇帝当然毫不犹豫的同意了。反正现在宫里没有适龄的皇子皇孙,林黛‘玉’又有水珏伴读的位置,打着陪伴水珏的旗号经常进宫,也不会给其他人造成什么多余的联想。

    水珏每天在宫中无聊的骨头都发痒了,天天都要带着面具装柔弱,连每天的练武都搁置了,最多只能打几套强身健体的拳法说是御医让练的,可以调养身体。这一天天的待下来,水珏觉得自己的脾气都快暴躁了。哎,也是这一世日子太过顺畅,被水靖养的太舒心了,这一点小小的忍耐都觉得难受。

    嬷嬷多了解水珏啊,知道公主心情不好,便撮掇着林黛‘玉’多说些各府的事,给水珏解闷。

    自水珏举办了赏‘花’宴会,向京城中的贵‘妇’小姐们介绍了林黛‘玉’之后,各家小姐邀林黛‘玉’玩耍的帖子就没断过,林黛‘玉’也会时不时的去玩耍一番。别看林黛‘玉’年幼,正是年幼,那些贵‘妇’们才让自家‘女’儿邀请林黛‘玉’去玩。小孩儿嘴总没有大人牢固不是?瑞亲王府一向油盐不进,她们连打探消息都没有‘门’路。

    只是林黛‘玉’虽说看不透她们之间的弯弯道道,但嬷嬷教的,话只听表面的,只回答表面的,深层次的内容,你是小孩子,听不懂那是理所当然。若是有人问瑞亲王和长兴公主,只回答“好”就成,多余的一概不说,有人追问,就装傻。“好就是好啊,很好啊”之类小孩子胡搅蛮缠的话,再配合天真无邪的笑容,那些一句话绕几个弯的贵‘妇’小姐们,也只能一拳打在棉‘花’上,使不上力。最终她们也只能叹着,小孩子懂的太少,实在是什么也问不出来。

    不过打探消息打探不出来,‘交’际却也不会断掉。就算是结个善缘也不错。所以把试探的抛一边去,林黛‘玉’玩的还是很开心。她以前体弱,几乎‘交’好的姐妹。到京城后,倒也有了几个手帕‘交’。无论‘交’心不‘交’心,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一起玩乐总是可以的。

    其他人从林黛‘玉’那里打探不出消息,但水珏从林黛‘玉’对其他府上的情况描述中,却能得到不少消息。谁家子‘女’最得宠,谁家夫人又不得势,别看这些事小,最终都是可以用上的信息。林黛‘玉’见还能帮到水珏,就更开心了。

    太后见林黛‘玉’说的有趣,也常常来听一耳朵。虽然那些事对她没什么作用,但‘女’人都爱听个八卦,这也算太后难得的消遣了。

    只是某天林黛‘玉’入宫的时候,虽说脸上还带着笑,但太后多‘精’明的人,一眼就看出林黛‘玉’心情不好,忙问道。这才知道,贾母过生日,虽说不祝寿,只邀请了家中小辈热闹热闹,但帖子递给了林黛‘玉’,林黛‘玉’推脱不过,终于第一次去了贾府。结果去了之后就一肚子气。

    水珏好笑:“你可是公主伴读,御史之‘女’,贾府那一屋子没实权的闲散勋贵,哪个敢给你气受?”

    林黛‘玉’瘪着嘴道:“我也以为是这样才去了啊,谁知道她们会欺负人。”

    太后最近八卦听多了,一听林黛‘玉’这么说,就窥见了八卦的光辉,忙让林黛‘玉’细细道来,让水珏哭笑不得。

    ..................................

    话说贾母这次不是整寿,又因为东宫那事,连厉害的人家都不敢大摆酒宴,贾府当然也不敢。不过自家人随意聚聚自然是成的,贾母也终于找到借口请林黛‘玉’过来贾府。

    之前贾母也有想让林黛‘玉’去贾府,但府里‘乱’七八糟的事一堆,一直没找到机会。发帖子让林黛‘玉’和姐妹们聚一下,林黛‘玉’回答说好,然后就没下文了。

    贾母见林黛‘玉’都已经在太后面前有个好印象了,就更着急了。恰巧她的寿辰,就眼巴巴的让人专‘门’去请。

    贾敏虽然‘私’底下已经和娘家撕破脸,但这种事毕竟不能放在明面上。贾母装作不知道,林黛‘玉’也没办法。不过只是去参加个寿宴,林黛‘玉’觉得贾府也不会给自己什么委屈。就带着两嬷嬷四丫鬟,并四小厮,一路人坐着轿子,浩浩‘荡’‘荡’的抬着礼物去了贾府。

    到了贾府之后,贾府就开了侧边的仪‘门’邀请林黛‘玉’进‘门’。虽说林黛‘玉’是公主伴读,但毕竟是‘女’儿身,又是小孩子,走仪‘门’也算合适。到其他府上,黛‘玉’也是走的仪‘门’。只是进了仪‘门’之后,那轿子穿过前堂又穿过中庭,愣是没有一个人来接,就让林黛‘玉’有些纳闷。这有对比就有感触,林黛‘玉’去其他人府中做客的时候,都是有人听着消息在前堂来接的。林黛‘玉’暗自想着,估计这里是外祖母家,所以就没那么多客套的礼仪?

    林黛‘玉’一行人到了一垂‘花’‘门’前方下轿,除了一打帘子的婆子,仍旧没有人来接,林黛‘玉’就更纳闷了。穿过垂‘花’‘门’,正对面是一放置着大‘插’屏的穿堂,直走过了穿堂,又看见了几个穿红戴绿的丫头坐着玩耍,见林黛‘玉’来了,才你推我攘的笑闹道:“林姑娘来了。”并争相打帘子。

    林黛‘玉’只能在心里反复说,大概是因为在外祖母家,为了显示亲近,就没多少客套的礼节吧?不过脸上已经带了几分不快。

    你说你千邀百请的叫我来,在‘门’口通报的时候就应该得到消息了吧?就算不客套的在前堂接一下,都已经到了正堂了,连‘门’口都不来吗?就算不看父亲的官职和公主的面子,只依照长辈的身份,不能迎接,但这府中平辈的姐姐妹妹多的是,怎一个人都没有?这就算了,那几个丫鬟还在‘门’口坐着玩,见了自己还大呼小叫,真是一点规矩也没有。

    虽说瑞亲王府中很多时候都不依什么规矩,但下人们都进退有序,从没见过如此喧闹的丫鬟。

    吴嬷嬷见林黛‘玉’把情绪带在了脸上,忙用手肘轻撞了林黛‘玉’一下,林黛‘玉’忙换回了一张笑脸。两位嬷嬷飞快的‘交’换了一个眼‘色’,上前一步,离林黛‘玉’更近了些。

    待林黛‘玉’进了屋子,才见两丫鬟扶了贾母出来。林黛‘玉’刚想拜见,就被贾母揽在怀里,心肝儿宝贝的‘抽’泣着,说林黛‘玉’小小年纪孤身上京一定受了不少委屈,又说自己唯一疼爱贾敏这个‘女’儿,这么多年不见有多想念云云,其他‘侍’立的丫鬟无不面‘露’戚容,只林黛‘玉’满脸茫然。

    “外祖母多忧了,公主待黛‘玉’极好,黛‘玉’过的可开心了,哪有什么委屈。”林黛‘玉’笑着劝说道,“母亲也挂念外祖母的身体,若是外祖母因了想念母亲而悲伤,母亲一定会难过的。”

    贾母抹了抹眼泪,这才看向林黛‘玉’身后两嬷嬷,知道这是公主给林黛‘玉’配的,忙道:“老身太过想念‘玉’儿,让嬷嬷见笑了。”

    “太君说笑了,想念子‘女’,人之常情。”吴嬷嬷和善的笑道。

    郑嬷嬷则板着脸道:“林小姐在咱府上过的很好,公主早就吩咐过了,太君不用担心。”

    贾母忙笑着称是,说自己关心则‘乱’,公主自然对‘玉’儿好得很。她本就只是表达一下对林黛‘玉’的关切,想着公主对林黛‘玉’再好,毕竟林黛‘玉’小小年纪独自进京,伴读什么的说白了,也要看人脸‘色’,面上笑的再开心,心里也一定是苦闷的。她如此一哭,林黛‘玉’一定会觉得终于有了个亲人,再多接触一下,说不准就把自己当做主心骨了,那以后就可以多来往了。

    贾母猜想,可能贾敏已经说了让林黛‘玉’不多接触贾府,不然林黛‘玉’也不会这么久都没来府上。不过贾敏肯定不会对个小‘女’孩说太多,现今又离得远,小孩子忘‘性’大,自己对她好一些,很快就能把印象扭转过来。

    但贾母毕竟不可能得罪公主,所以忙朝着两位嬷嬷解释。

    贾母揽了林黛‘玉’进去,因着是自家人给贾母祝寿,里面早就有人侯着了。贾母一一介绍道:“这是你大舅母二舅母。这是你珠大嫂子,这是你琏二嫂子。”

    林黛‘玉’一一见礼。

    贾母又指着另一边介绍道:“这是东府的珍嫂子。”

    林黛‘玉’再次见礼。

    最后,贾母又介绍了一排小姐妹,分别是惜‘春’、探‘春’、迎‘春’。

    惜‘春’因着是嫡‘女’,在上次公主宴会上见过一面,林黛‘玉’还算眼熟。另外两个听着分别是大舅和二舅的庶‘女’,一个观之可亲,一个见之忘俗,三人皆一样的钗环裙袄,都是一等一的好容貌。

    林黛‘玉’一见这三人就觉得眼熟心喜,从进府以来的郁闷也散了一些。

    “外祖母,黛‘玉’给你准备了寿礼,可不要嫌弃黛‘玉’的东西简陋啊。”见完了人,林黛‘玉’被贾母拉着在身旁坐着。

    “哎哟,你母亲已经送了寿礼来了,你何苦再送一份。”贾母说着的时候心里略有些不舒服,显然林家的寿礼并没有达到她心中的价值。这些年来,林家的礼也只是面子上好看,那价值是越来越低了。

    因着贾敏的来信,林黛‘玉’哪不知道林家送的什么礼。看着贾母的脸‘色’,林黛‘玉’只当不知道:“母亲是母亲送的,黛‘玉’的是黛‘玉’送的。只是黛‘玉’也选不出什么东西,便央着公主拿了几件出来。公主还笑话黛‘玉’只记着外祖母,忘记给外祖母家其他人准备东西,失了礼数,便又补齐了其他礼物。”

    林黛‘玉’说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外祖母可不要怪黛‘玉’失礼,黛‘玉’还小,以后会慢慢学的。”

    不只是贾母,其他人一听,公主给她们都准备了礼物,顿时摇杆‘挺’直了,神‘色’都有些‘激’动。自从贾宝‘玉’被训斥,贾府已经很久没有得到过皇家的赏赐了。

    ..................................

    听到这,水珏不由笑了,她伸手点了点林黛‘玉’的额头:“你个小滑头,本宫什么时候帮你准备礼物来着?那不都是你‘私’库的东西吗?”

    林黛‘玉’苦着一张脸:“黛‘玉’已经够被轻视了,如果说是黛‘玉’准备的,她们又说我怎么办?公主你行行好,就让黛‘玉’狐假虎威一次吧。”

    太后笑的前俯后仰:“长兴啊,你就依了黛‘玉’吧,当一次老虎又怎么了?反正黛‘玉’‘私’库里的东西不也是你赏赐的?黛‘玉’只说了是你帮着挑的,又不是你送的。”

    水珏笑道:“既然皇祖母都这么说了,本宫回去就少收拾黛‘玉’一顿了。”

    林黛‘玉’嘟囔着:“那还不是要收拾。”

    太后继续笑:“谁敢收拾你,哀家给你做主。”

    “好吧好吧,不收拾就不收拾。”水珏也笑了。

    太后接着笑道:“黛‘玉’啊,你也别叹贾府规矩差。以前国公还在的时候,国公府还是京城里一等的人家、一等的规矩,你母亲也被教导的很好。就说你两个舅舅,虽说一个纨绔了些,一个古板了些,但当年在京城皇宫贵族中,也算是比较规矩的。”

    太后‘露’出回忆的神‘色’,继续道:“后来贾国公去了,宁国公府的贾进士又去道观出家,没人管束,这规矩自然就越来越差了。”

    “都说这规矩人家要养三代,败坏规矩只需要一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水珏敲了一下林黛‘玉’的脑袋,“接着说,本宫就不信,就这么点冷待会让你气到现在。”

    林黛‘玉’‘摸’了‘摸’额头,继续满足这一群无聊人的八卦‘欲’|望。

    ..................................

    林黛‘玉’把话递出去之后,贾府的人的神情都热切了许多,一干嫂子都笑闹着催促要看看林黛‘玉’选的什么礼。

    林黛‘玉’忙叫丫鬟把一个一个的盒子递上来,贾母的寿礼是一尊白‘玉’佛并一沉香拐杖,虽说在普通人家看着金贵,但在贾府并不算什么。只是林黛‘玉’本就是小辈单独送礼,又是公主选的,自然意义不同,贾母忙说林黛‘玉’送的太贵重了,推脱几次,才欢欢喜喜的接了过来,并招呼人把白‘玉’佛立刻摆上,并把手上的拐杖也换了。

    林黛‘玉’给贾赦准备的是两把名家作画的古扇,给贾政准备的是两幅名家古字,都是随其所好。给邢夫人和王夫人各准备了两个顶好的白‘玉’镯子,珠大嫂子的是两根翠‘玉’镶绿宝石簪子,琏二嫂子的是金镶红宝石簪子,其余姐妹的是两朵珍珠头‘花’,迎‘春’探‘春’皆是白‘色’珠‘花’,只惜‘春’两朵珠‘花’的‘花’蕊为粉红‘色’。贾府其余兄弟皆有笔墨纸砚,只是嫡子和庶子不同,不同辈分的礼物,也有所不同。

    林黛‘玉’早就知道东府的人会来,所以给东府的人也准备了礼物,大致和贾母这边一样。

    礼物发下来,有些人还是不舒服的,总认为自己应该多一些,但一想到这是公主挑的,又忙把这些不舒服抛到脑后。礼物送的是嫡庶分明,长幼有序,又符合几人身份爱好,确实是送的合理也合礼。至于没按照府中人受宠程度送礼什么的,这难道是公主会考虑的?

    众人收礼皆收的喜笑颜开,几位‘女’眷当即就挑了一柄首饰带了上去,都互相称赞好看。

    这时候,‘门’外传来一阵笑声,吓了林黛‘玉’一跳,不知道是谁这么放肆。不一会儿,就有一干丫鬟婆子簇拥着一个穿戴的金碧辉煌的年轻‘妇’人从后‘门’进来。

    贾母笑道:“这是你东府侄儿贾蓉的媳‘妇’儿,我们这有名的破皮破落户,南方俗称辣子,叫她凤辣子就好。”

    ..................................

    听到这,太后突然‘插’嘴道:“那凤辣子,可是王子腾大人的‘女’儿”

    “就是那位。”太后旁边的嬷嬷答道,“据说原本是想说给贾琏,后因为王家‘女’儿的名声问题,贾将军不同意。”

    嬷嬷所说的贾将军,指的是袭了一等将军爵位的贾赦。贾赦本来就不喜欢二房一家,好不容易把二房赶走了,怎么可能把二房太太的内侄‘女’说给自己儿子?他也知道,自家填房的邢夫人是个管不了事的,以后肯定是儿子媳‘妇’管事。若是让二房太太的内侄‘女’给自己管家,还不知道把自己好不容易揽到的家财给谁了。

    本来贾府没有实权,为了巴结有实权的王子腾一家,贾赦是没有立场拒绝的。碰巧王夫人的事闹得整个王家‘女’儿都没脸,贾赦就借王家‘女’儿名声不好为由,把说亲拒了。贾母气的肝疼,也无可奈何。毕竟外面还在把王家‘女’儿不识字不懂礼不知法令传的沸沸扬扬,大一点的人家都不愿意说王家的‘女’儿。自己儿子不乐意,她也不能‘逼’着。媒妁之约父母之言,贾赦反对,她也没办法。

    不过贾母也不会这么放弃对王府的拉拢。看着王熙凤蹉跎两年都没找到合适的婆家,她就牵线王熙凤和贾蓉。虽说贾蓉袭爵时比贾琏次了一等,本身也是个纨绔,但好歹会袭爵,而宁国府又没个主事的‘女’主人,王熙凤一嫁进‘门’就能当家。王家本来看不上贾蓉,但后来挑挑选选,也没见比贾蓉更合适的了,就把王熙凤给嫁出去了。好歹贾蓉的家世还是不错的。

    “哀家记得,那贾琏的戏份,似乎是个五品官的‘女’儿?”太后皱眉,“叫什么来着?秦可卿?”

    “太后说的是,确实是叫秦可卿。”嬷嬷答道。

    太后的眉头皱的更深了。

    水珏心里暗笑。

    这秦可卿,可不是个普通人。秦可卿是工部营缮郎秦业的养‘女’,记在秦业早逝的夫人名下,算是嫡‘女’。论身份,秦可卿是五品官之‘女’,秦家在秦业以前也是官宦世家,和贾府素来有旧,配贾琏也说不上太不登对——贾珠的妻子李纨也不过是从四品官员的‘女’儿,秦业在职位上,还算得上是贾政的上司。

    只是养‘女’毕竟不比亲‘女’,甚至比不上记为嫡‘女’的庶‘女’,因为父母不详。而贾母毫不犹豫的把这人给贾琏牵了线,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贾母也很无奈,她本来准备把秦可卿介绍给贾蓉的,谁知倒了个个儿。她不由埋怨贾赦,本来想给贾琏取个实权的官员,而给贾蓉取得是底牌。哪知道贾赦不愿意,便宜贾蓉了。

    是的,这秦可卿是贾家老一辈人才知道的底牌,这个连贾赦贾政贾珍都不知道,或许连在道馆出家的贾敬都不知道。贾府唯一知情人,或许只有贾母了。

    这秦可卿,居然是太子的‘女’儿,身上流着皇家的血脉。

    别看贾母想要站大皇子的队,但太子地位还坚固的时候,贾家两位国公还没去世,正在朝中如日中天,自然贾家和太子的关系当时还是不错的,太子被皇帝宠的太过,养成了穷奢极‘欲’的‘性’子。自个儿在东宫做主之后,太子也会在其他勋贵的邀请下,去风月场所玩玩。当然,这些‘女’人事后都是会被处理的,绝对不可能让皇家血脉在那种地方出现。就算当时侥幸没被处理,之后也一直会派人关注着,若有怀孕的迹象,直接就会被处置着。

    而有个‘花’魁就碰巧逃过了处理。那‘花’魁心很大,妄想勾引到太子的喜爱之后,改头换面‘弄’个良籍,先给太子当外室,生了孩子之后再进东宫当个通房丫头之类。要知道太子登基之后,即使是通房丫头也是可能得到分位的。如果生了儿子,即使生母身份地位不得太子重视,但皇子最低也是个闲散郡王,她一辈子就飞黄腾达了。

    那‘花’魁野心大,碰巧贾府的野心也大。见那‘花’魁运气好直接得了果,贾府的人心思就活络起来,在打探着太子真的对那‘花’魁有几分心思之后,悄悄将‘花’魁接了出去,说等生了孩子,贾家就找人养着,然后把‘花’魁以赠送丫头的名义送给太子。

    当然孩子是不能回去了,但‘花’魁以后就是太子正儿八经的通房丫头,以后若是真得了势,看在孩子的面子上,贾府肯定会得不少好处。

    哪知道那‘花’魁是个福薄的,她明明已经勾的太子心猿意马,都乐意将其接进东宫了,却自个儿难产去了。不过人毕竟是在情最浓的时候去的,太子对那个不可能认祖归宗的‘女’儿也有几分重视。碰巧秦业无儿无‘女’,身份又够,就把其抱做了养‘女’,说是从养生堂抱来的。贾家为了讨好太子,还给太子吃定心丸,说等此‘女’安然长大,会迎娶此‘女’,让此‘女’即使离了东宫,也能活在富贵之中。

    不然贾母怎么会盯着这个五品官的养‘女’不放?贾母一边讨好大皇子,一边让贾家子孙娶秦可卿,做的就是两边打算。

    只是贾母不知道的是,在水珏和水靖准备把贾府作为突破口,彻底瓦解四王八公的时候,秦可卿已经是水珏和水靖埋下的棋子了。

    秦业自然也是。虽说秦业和贾家有旧,但是再大的旧,都比不过自家。秦业不会经营,家中的资产早已经被败光。虽说是五品官,但也没什么可管的,只靠俸禄银子,过得自然是苦不堪言。五品官岁俸银80两,禄米80斛,秦业又不会经营,铺子庄子年年亏损,再加上逢年过节的表礼,那日子真是过得拮据无比。秦业原本独自一人,就秦可卿一个养‘女’,还不在乎这些。等五十余岁时得了一老来子,秦业就淡定不下去了。有了血脉,他也总是希望后辈能光宗耀祖的。

    水珏就是这时候找上了‘门’,把府上一五十来岁老嬷嬷给秦业做了正妻。当然,那老嬷嬷改头换面,顶了秦业一个跟随他多年的良妾的位置,身份上是乡绅之‘女’。妾室都是不上堂的,秦业‘交’好的人家也不多,谁知道他有多少个妾室,妾室又长什么样子?在扶正这个“妾室”的时候,秦业把其他妻妾通房都遣走了,说是要好好整顿内院,给新出生的儿子一个好环境,连为数不多的丫鬟仆人都换了一遍。

    自秦业家有了正儿八经的‘女’主人后,日子过的是一天比一天红火。这让那些说秦业妾室扶正不符合规矩的人家也闭了嘴。再不合规矩,也没自家过得好实惠。

    那老嬷嬷五十来岁还当了官太太,白捡了一双儿‘女’,自然是高兴的。秦业有了瑞王府金钱支持,还能新买了几个漂亮的小丫头,自然也是高兴的。而秦可卿也早早知道自己的身份,明白自己如果不活出个人样,就会被“病逝”,在老嬷嬷以及水珏给的丫鬟的耳提面命下,战战兢兢谋划着自己的日子,成了水珏和水靖埋在贾府的钉子和耳目,自然是理所当然了。

    秦可卿是太子之‘女’的事,太后和皇帝都不知道,不然早就让这个留着青楼‘女’子血液的“皇‘女’”病逝了。不过贾琏娶了一父母不详的五品官的养‘女’的事,太后是知道的,毕竟这太‘门’不当户不对了。这么大的八卦,太后肯定会听一耳朵。

    太后点评了几句王家教养‘女’儿教养的不好,贾府越来越不懂规矩之后,才让林黛‘玉’接着说。

    林黛‘玉’此刻是什么郁闷的情绪都在这八卦的气氛中‘弄’没了,只把自己的经历当真正的八卦继续讲着。

    ..................................

    王熙凤原本是看不上贾蓉的,但她手腕硬,心肠恨,什么天理伦常在她眼里都不是事,反而在宁国府站稳了脚跟,现在过得也是蛮风光得意。这次贾母的寿辰,因秦可卿又怀上了,所以贾母专‘门’去宁国府邀了王熙凤来帮忙主事。

    王熙凤一见着林黛‘玉’,就拉着手叫的亲热,并笑道林黛‘玉’那气度容貌,看的跟贾母嫡亲的孙‘女’一样,是个顶顶尖的,惹得众人笑声不断。

    王熙凤来了,几人就都到齐了,长辈们也纷纷给林黛‘玉’回礼,并问了一些话,大概也就是读什么书学什么东西之类。

    林黛‘玉’答道:“公主读什么我就读什么。公主已经把一屋子书读完了,我也读完了,就是读不太懂。”

    而后想了想,林黛‘玉’又道:“针线在学了,不过公主说那是小道,能绣些‘精’致的小物件就成了,每家每户都有养着绣娘,没有让千金大小姐真绣个什么东西的。管家也在学了,公主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公主说得对,管家才是最重要的,什么针线书画,本就是个消遣而已。”贾母拍拍林黛‘玉’的手,“好好跟着学,能在公主身边学这些,是你的福分。”

    众‘女’眼中也‘露’出羡慕的神‘色’。虽说她们也跟着‘女’先生在学着理自己小院子里的账本支出,但公主身边的人的教导,和那些‘女’先生自然是一个天一个地,手段作为自然是不同。

    王熙凤也‘艳’羡道:“我家就请了两宫中出来的老宫‘女’教导管家,就羡慕了不少人,你可是公主身边的人亲自教导,真是好福气啊。”

    林黛‘玉’忙笑着称是。

    王夫人当木头菩萨当了许久,这时候也发话了。她和蔼道:“听闻黛‘玉’你身子弱的很,平时吃什么‘药’啊?可有看医生?”

    林黛‘玉’眨了眨眼睛,一脸不解道:“我身体很好啊,平时不吃‘药’,只生病才吃‘药’。来京城这么久,我还没生过病。本以为京城比江南寒冷,说不准会病一场的。”

    “不得病好,不得病好。好端端的,说什么得病啊。”贾母忙道,横了王夫人一眼。

    王夫人忙陪笑道:“我这不是听说,黛‘玉’有不足之症吗?前些日子刚得了些好人参,就想给黛‘玉’配‘药’。”

    林黛‘玉’一撇嘴,吴嬷嬷就笑着说话了:“夫人您听谁说的,这么‘乱’编排闺中的小姐的身体,败坏小姐的名声,这可是要遭天打雷劈的。这等嚼舌根子的人一定要告诉老奴,老奴找公主给小姐评理去。”

    王夫人一惊,连声道歉,说从江南来的人都这么说,她也不知道是谁说的。

    面容严肃的郑嬷嬷冷哼一声道:“老奴也是从江南过来的,小姐进京前还去参加了甄老夫人的寿辰,寿宴上的夫人们都称赞小姐是个有福气的。真不知道这不实的消息是哪传出来的,怎么又到了江南人人皆知的地步?就算小姐真的身体不好,哪家闺中的小姐会把自己身体状况‘弄’得江南人人皆知?夫人你这是把老奴吓到了。要真这样,老奴就要因为对待小姐不周,以死谢罪了。”

    在场的气氛顿时尴尬无比,王夫人连连赔不是,贾母也一边训斥王夫人,一边道歉。王熙凤见状,忙换了话题,说了几个笑话,把气氛‘弄’得活跃一些。还好不一会儿就有人来请,说是要开宴了,贾母忙带着众人出去,才打断这一场闹剧。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木兰竹的小说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最新章节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全文阅读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5200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木兰竹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