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山建云方丈一行人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去邀请文才方丈。-他们风餐‘露’宿,经过近一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少林寺,怎奈文才方丈刚刚圆寂,这次愿望落空了。建云方丈伤心落泪,祭拜文才方丈,为这位高德大僧诵念经文祷告三天后,离开少林寺回返。一路凄凉,一路悲观。在来到商州境内过风楼镇后,大家准备歇息一日再继续赶路。
建云方丈带领弟子到达过风楼镇街道口,天已黄昏。街道口在一处小山包后面,绕过这个小山包,过了街道口,就是街镇。建云方丈多次来过过风楼镇,知道这个街镇并不大,也不繁华,街道上只有二十几家店铺,客栈也只有一家,叫风楼客栈。
徒弟们松了口气,马上可以休息了,晚上再用热水洗脚,这多日来赶路的疲劳也可以消失几分。大家迈开大步,准备绕过小山包。突然,一名‘蒙’面黑衣人仗剑拦住了大家前进的道路,建云方丈和徒弟们有些吃惊。建云方丈的其中一名徒弟慧青大喝道:“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拦住我们的去路?”‘蒙’面黑衣人冷笑道:“我在这里已等你们多时了。”建云方丈走上前去,双手合十对‘蒙’面黑衣人说:“阿弥陀佛,敢问施主为何拦住我们?我们并没有什么过节啊”‘蒙’面黑衣人冷冷地回答:“你是否就是天竺山建云方丈?”建云方丈答:“正是老衲,但我们并不认识啊。”‘蒙’面黑衣人说:“今天就是你的死期。认不认识并不重要。”建云方丈说:“你贵姓名谁?总该告诉我们吧。”‘蒙’面黑衣人答道:“反正今天你们都要死了,告诉你们也无妨,我是血雨‘门’血雨使者。”
听口音,对方就是本地人士。当听到“血雨‘门’”三个字时,建云方丈大吃一惊,他的徒弟‘门’从没有听说过江湖上还有什么“血雨‘门’”,就不以为意。
徒弟慧明喝道:“别吓唬人了,什么血雨‘门’,没听说过。赶快让路,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走各的道。若继续阻拦,就看我手中这把刀答不答应。”‘蒙’面黑衣人狂笑道:“好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说时迟,那是快,剑锋已向慧明刺来。就在慧明措手不及时,一支铁拐杖已挡开来剑,救了慧明。慧明知是师父建云方丈出手相救,就挥动手中大刀,使出天竺三十六路刀法迎接‘蒙’面黑衣人的继续攻击。
建云方丈看到‘蒙’面黑衣人出剑奇快,剑法‘精’绝,剑术独特,对传说百年前血雨‘门’已被武林八大‘门’派所灭,感到疑问重重,不可信。看到徒弟不是‘蒙’面黑衣人的对手,建云方丈就喝令徒弟慧明退下,自己上前迎敌。
武林中名‘门’正派讲求做事光明磊落,从不以多欺少。按说建云方丈和徒弟们一起上前对付‘蒙’面黑衣人,在这人烟稀少的镇子,也无人知晓。但出家人有出家人的信仰和规矩,建云方丈还是一对一和血雨使者较量。
‘蒙’面黑衣人,这个自称为血雨使者的大汉,功夫了得,一把夺命剑在手中如飞轮一样来回穿梭。建云方丈渐渐感到力不能支,招数也有些跟不上。建云方丈心里暗思,这血雨‘门’剑术变化奇幻,规律难寻,既有巴蜀剑派的辛辣,又有武当剑派的绵柔,还具有明月剑派和古阳剑派的快速。用剑贵在奇、快、妙三字,血雨‘门’剑法都具备了这三方面的特点。看来今日取胜较难了。
建云方丈必定是六十多岁的人了,体力哪里能和‘蒙’面大汉相比。就在稍微疏忽间,‘蒙’面大汉的剑尖已刺伤建云方丈的左臂,形势不妙,建云方丈急速施展轻功退到一丈开外。
建云方丈徒弟慧明、慧青等看到师父左臂受伤,直往外冒血,急忙挥动大刀拦住‘蒙’面黑衣人‘交’战。另有两名徒弟扶住建云方丈,叫道:“师父,严重忙?”建云方丈推开徒弟,用兜内白‘色’手绢包扎左臂伤口。徒弟们也顾不上江湖道义,就一起上去对付‘蒙’面黑衣人。七名徒弟个个挥动手中大刀从四面八方向‘蒙’面黑衣人砍去。‘蒙’面黑衣人毫无惧‘色’,只见他大吼一声:“夺命剑。”他手中宝剑立马变化无穷,似千百把宝剑向建云方丈的七名弟子刺、砍、削来。建云方丈知道‘蒙’面黑衣人现在使出了一百多年前就令武林人士胆战心惊的血雨‘门’独‘门’绝技“鸳鸯夺命剑”。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据武林前辈传说,这一招一剑片刻间好像变成两把剑,剑招环环相扣,密布透风,就是夫妻都是武林绝顶高手双双联手还击也无法破解这招,故武林中死在“鸳鸯夺命剑”下的夫妻非常多。
建云方丈大喝一声:“快注意,闪开。”可一切都晚了,七名徒弟全部中剑倒在了地下,生死不明。
‘蒙’面黑衣人走近建云方丈说:“你们不是去请少林寺文才老和尚吗?我在这里就是等他的,他在哪?”
建云方丈平静地说:“他就在后面,在你的身后。”‘蒙’面黑衣人一惊,本能的回过头去看,建云方丈一招“夺命刀”向他砍去,‘蒙’面黑衣人反映非常了得,一个旋转翻身,平地里退到三丈外,但黑衣人还是中招了。
建云方丈这招“夺命刀”,是他四十多年来总结各种刀法特点后,独创的绝招。这几年,这招“夺命刀”还无人能够化解,无人能敌。
“夺命刀”砍中了‘蒙’面黑衣人的右肩,他右肩被削掉了一小块‘肉’。‘蒙’面黑衣人迅速从衣服上扯下一块布包扎右肩。但令他奇怪的是建云方丈的手里并没有刀。
‘蒙’面黑衣人惊讶地问建云方丈:“老和尚,你手里并没有拿刀,为何会削掉我一块‘肉’?”建云方丈说:“你有你的绝招“鸳鸯夺命剑”,难道我就不能有我的绝技“夺命刀”了吗?”‘蒙’面黑衣人奇道:“你这招“夺命刀”为何不用刀?”建云方丈说:“谁规定“夺命刀”就一定要用刀,没有刀照样可以有刀一样的威力。只要心中有刀,就随时可以运用这把刀,我这双手就是最好的刀。”
‘蒙’面黑衣人道:“你为什么要偷袭我?这不符合你们名‘门’正派的作风?”建云方丈说:“谁偷袭你了,在双方‘交’战中可以使用各种计策,这是《孙子兵法》中三十六计都具体规定了的。我们遵守道义,但不能当傻子。太迂腐,也不是我们佛家的宗旨。”
‘蒙’面黑衣人觉得这个老和尚很有趣,就哈哈大笑说:“不是我身奉教主命令,我还真想和你做朋友。有刀没刀,只要心中有刀,就能发挥出刀一样的作用。我手中的宝剑同理。剑在心悟,只要心中有剑,剑就会发挥超常威力。回去后我将改进我的剑法。感谢你,老和尚,你在临死时教给我这一招武林绝技。”
建云方丈没想到自己只是稍微提醒,对方就领会的这样快。建云方丈说:“你是个武学奇才,可惜你用错了地方。这些本应造福人民的武术绝技,被你用来杀人,你不后悔们?我们佛家有言,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善莫大焉。”
‘蒙’面黑衣人大笑道:“老和尚,你又来说教了,可惜你用错了地方。我们血雨‘门’弟子个个心如坚石,经过了千百种考验,岂是你几句话就可以说动的。看你要死了,就给你一个机会,你拿起你的铁拐杖,或是你徒弟手里的大刀,来吧,再施展你真真的“夺命刀”吧。”
建云方丈知道就是拿起刀来也起不了多大作用,他屹立原地对‘蒙’面黑衣人大声说:“就是你不来进攻,我也要打你,我要为我的徒弟们报仇。”话声刚落,建云方丈一招“天山飞绝”向‘蒙’面黑衣人打去,‘蒙’面黑衣人用左手还击,右‘腿’向建云方丈扫去。当建云方丈的右手和‘蒙’面黑衣人左手接触时,一股强大的内力把建云方丈震出三尺开外。还没等建云方丈站稳脚跟,‘蒙’面黑衣人的双‘腿’已向建云方丈‘胸’部和‘腿’步踢来,建云方丈躲闪不及,重重倒在地下。
‘蒙’面黑衣人的宝剑对着建云方丈的右‘胸’,他说道:“老和尚,怨不得我,谁让你们和我们作对呢?”就在宝剑向建云方丈右‘胸’刺进的时刻,一个石子从空中快速飞来已打中‘蒙’面黑衣人拿剑的手,石子的力道很大,宝剑掉落在地下,‘蒙’面黑衣人捂着手疼得大叫。
观察片刻,‘蒙’面黑衣人并没有发现周围有人。‘蒙’面黑衣人奇怪道:“谁暗算我,快出来?”久久不见回应,‘蒙’面黑衣人又壮起胆量,拾起落在地上的宝剑,又向建云方丈刺去。
这时,夜空中突然响起古筝的乐曲,声音婉转、凄凉,使人顿生寒意。在天已黑沉的**,琴声美妙悦耳,乐声时而低沉,时而高昂,时而如千军万马来临,时而如暴风骤雨降临。‘蒙’面黑衣人在琴声中陶醉、悔悟,拿起宝剑很快消失在夜‘色’中。
建云方丈在琴声中已感觉不到身体的疼痛,等琴声停止了,他还在等待和回味。就在他恍惚中,一名十岁左右的孩童怀抱古琴在一名白发、白须老者的陪同下出现在他的面前。孩童和老者搀扶起建云方丈,地上三名身受重伤的徒弟也站了起来。
在这双方打杀的很长时间,这条路上居然没有一位过路的百姓。
建云方丈向孩童和老者深深作揖,行大礼感谢说:“是你们救了我们,大恩大德永世难忘。”孩童天真悦耳的声音说:“爷爷,我们来晚了。你们得罪了什么人?你伤得严重吗?”建云方丈回答说:“那人是血雨‘门’的人,是专和武林正派作对的。我伤得不严重,谢谢你们。”老者说:“还是先进镇子住下吧,明天再来料理死去的这些人。”三名受重伤的徒弟也围过来,叫:“师父,你受伤严重吗,你能坚持下来吗?”建云方丈对徒弟们说:“我不严重。倒是你们伤得不轻,我们到镇上的客栈去吧。先治伤要紧。看看你们的师兄弟还有活着的没有?”大家一个一个呼叫,但都没有回音,这躺在地下的四名徒弟都战死了。三名受重伤的徒弟慧明、慧青、慧松对着师兄弟的遗体大哭。
悲伤片刻后,建云方丈在孩童和老者的搀扶下,带领三名身受重伤的徒弟慧明、慧青、慧松来到过风楼镇上的风楼客栈。客栈老板和建云方丈早就是熟人,见他们这副模样,吃惊道:“莫非是遇上盗匪了?”建云方丈叹口气说:“就是,‘乱’世坏人多啊。”
在客栈内,建云方丈给徒弟们疗伤。久居天竺山的建云方丈‘精’通医理,能辨识几百种中草‘药’,会治病,经常给山下的百姓免费看病。所以他和徒弟们随身就带有几十种中草‘药’,随时准备救死扶伤,为贫寒百姓解除病痛。这些带来的中草‘药’今天刚好就发挥作用,给自己和徒弟们治伤用。简单包扎好伤口后,客栈准备的饭菜已端上桌。建云方丈邀请孩童和老者一起用餐。
吃过饭后,建云方丈问老者和孩童姓名,到此贵干?孩童说:“我姓诸葛,名光明。他是我的爷爷诸葛尚。”诸葛尚对建云方丈说:“我带领孙儿一路访友,一月前去嵩山少林寺拜访了文才方丈,就一路回返。今天,走的慢了,在街道口就遇到了你们。”建云方丈说:“我们也是刚从少林寺返回。”叹口气,建云方丈继续说:“可惜我们去时,文才方丈已经圆寂了。”诸葛光明吃惊说:“文才爷爷好好的,怎么就突然离世了?”建云方丈答:“听寺里说,是得了急病。”诸葛尚惋惜道:“多好的老人,是真真的得道高僧,就这样匆匆离世了。太可惜了。”
建云方丈对诸葛尚说:“是你打石子救了我?你弹的琴具有武术一样的威力。”诸葛尚说:“我们农民,天天在地里干活,挑拣地里的石子,随便抛个石子打中物体是算不了什么的。琴,却是我孙儿光明弹的,他救了不少人。”
建云方丈夸奖诸葛光明说:“你的琴声真是高妙啊,不但救了我们,还使我对乐曲领悟了不少。你真是绝世琴童啊。”诸葛光明害羞道:“爷爷夸奖了,雕虫小技而已。”建云方丈问:“你这乐曲是跟谁学的?如此美妙。”诸葛光明答:“家师南海师太。我师父的琴声才是最好的,不知比我高出多少倍。”建云方丈吃惊道:“去年底,我在南郑小南海参加武林大会时见到了你的师父——南海师太。没想到她还有如此绝技,真是令我佩服啊。”诸葛光明马上问:“我师父在小南海可好?好长时间没见了,我‘挺’想她的。”建云方丈叹口气答道:“在小南海,我们都受到玄龙魔教的暗算,大家被冲散了。后来听说,你师父组织白莲教、明教等武林侠士突袭了玄龙魔教巢‘穴’,大获全胜。现在的情况,我就不知道了。”诸葛光明说:“我师父真厉害,我明天就回去看我师父。”
诸葛尚问建云方丈:“那名杀死你徒弟的人,真是血雨‘门’的人?”建云方丈说:“是血雨‘门’的人。”诸葛尚说:“血雨‘门’不是在一百多年前被武林八大‘门’派灭了吗?怎么又出现血雨‘门’的人。”建云方丈说:“我也在奇怪。但今天的较量,我确信他就是血雨‘门’的人。因为只有血雨‘门’的人才有如此诡谲的剑法,才有独‘门’绝技“鸳鸯夺命剑”。”诸葛尚又问:“那血雨‘门’和玄龙魔教又有什么联系?”建云方丈答:“我也在疑‘惑’。在小南海武林大会,暗算我们的是玄龙魔教的人。这次,血雨‘门’却为何要杀我们。这么多年来,我们天竺山并没有和血雨‘门’有任何来往,也不知道还有血雨‘门’存在。武林中也没有传说过玄龙魔教和血雨‘门’有什么瓜葛。现在,武林真是危机四伏啊,不知今后还会有多少事情发生?”
大家陷入了深思,但不论是建云方丈,还是诸葛尚,都无法理清头绪,更是陷入了‘迷’‘惑’中。
第二天,建云方丈聘请几名过风楼镇的百姓把自己战死的四名徒弟埋在附近的山坡上。建云方丈和三名徒弟慧明、慧青、慧松给死去的徒弟们念经超度。诸葛光明和爷爷诸葛尚也帮助他们。等这一切忙完后,建云方丈带领三名徒弟和诸葛光明一行往兴元路返回。在散州,诸葛光明和爷爷诸葛尚告别建云方丈一行,他们要回汉中去。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