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169章 该不该见方梅

本章节来自于 大河儿女 http://www.lishu123.com/104/104464/
    韩愈一生钟情山水,他先后两次贬广东,对粤北韶州山水风光十分赞美。他在韶州留下最负盛名的一首诗,写于元和十四年(819),这年十月,他从‘潮’州移袁州(江西宜‘春’),结束了‘潮’州八个月的贬官生活,酌量移内地,心情比较舒畅。途径韶州时,他受到了韶州刺史张端的礼遇热情接待。这次他游览了韶石山、皇岗山等曲江山水名胜,不但写下了《游韶石山》诗,还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一诗:

    曲江山水闻来久,恐不知名访倍难。愿借图经将入界,每逢佳处便开看。

    一句“曲江山水闻来久”,道出了韩愈对韶州山水风光的一往深情和赞叹的心声。“图经”即指古代的地图,类似现在的导游图,当时只限官方才有。所以这次韩愈与东道主韶州刺史借图经,游览曲江山水名胜,是他有意识的一次游览。也可以说是圆了他一个畅游曲江山水风光的梦。想当年,他贬往‘潮’州时,途径韶州,就早有游览曲江的意愿,但那时和贬阳山时一样,既没有心情,也不具备游览条件。题为《韶州题秀禅师房》写道:

    桥接水松行百步,竹‘床’莞席到僧家。暂拳一手支头卧,还把渔竿下钓沙。

    据旧《曲江县志》载,韩愈这首诗是在韶州开元寺写给秀禅师的。开元寺,原名报恩光孝寺,在韶州西河。唐开元二年由僧宗锡建,名开元寺。后又改名为大梵寺。当时,韶州刺史韦宙曾请六祖惠能在寺内设坛讲经,后来“六祖坛经”在此形成。无论韩愈是否反对佛教,他在韶州开元寺留下这首诗,也是一件有趣的事。韩愈在韶州来往匆匆,年幼时虽住过两年,但真正了解韶州,游览曲江山水风光,这是他一生仅有的一次机会,可见他对曲江山水的深情厚意。

    郭吕明看完,深深地叹了口气,看来当官也有当官的乐趣,古往今来,凡是与皇帝或重臣挂钩的都能成为故事,谁能记住平民老百姓身上发生的事情呢!志存高远方能大展宏图,他对两位堂弟说道,郭吕青和郭吕云深以为然。

    前面的一个碑文描述了韩愈和青年诗人李贺之间的一段故事:

    李贺字长吉,是唐室王孙。他的父亲叫李瑨肃,在边上任从事。李贺七岁时,就以能作长短句名声轰动京师。当时在文坛上已负盛名的韩愈与湜赞赏李贺写的诗篇,十分惊奇但不知到这个人。互相说:\"这个写一手好诗的人若是古人,我们不知道就罢了,若是同时代的人,我们怎能不知道呢。\"在文友们聚会时,有人将李贺的父亲李瑨肃的简单概况告诉了他们。于是,韩愈与皇甫湜相约结伴骑马前去登‘门’造访,请李瑨肃将李贺唤出来让他们看看。不一会儿,从内室走出一位扎着两个爪髻披着衣裳的少年。韩愈和皇甫湜不相信眼前这个孩子就是名动京师的诗人,请李贺当场作篇诗给他们看看。李贺欣然尊命,拿起写诗的木板,在墨池中醮好墨笔,旁若无人地挥笔疾书起来。诗题叫《高轩过》,内容是这样的:华裙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隐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展前作赋声磨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元‘精’耿耿贯当中。庞眉书客感愁逢,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负天鸿,他日不羞蛇作龙。韩愈与皇甫湜看罢大惊,于是他们将来时骑的马的嚼子连在一起,携李贺返回,亲手为他束发。李贺尚未成年,就遭受艰难的生活。后来他想参加举拔乡贡进士的科考,又遭到世人诽谤他不避家讳。为此韩愈写了一篇辨\"讳\"的文章为他辩护。不幸的是,李贺二十六岁就去世了,未到壮年而夭折。

    郭吕明曾经看过李贺写的几首诗,确有‘精’骛八级之感,他虽然死的早,却留下了不朽的诗篇,最有名的几句诗句,郭吕明是信手拈来,“雄‘鸡’一唱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石破天惊逗秋雨”,“大漠山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等等。

    最后三人走到韩愈的生平墙前从上到下看了一遍,缅怀这位mz最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

    “ 唐贞元二年(788年)韩愈十九岁,怀着经世之志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一连三次均失败, 直至贞元八年(792年)第四次进士考试才考取。按照唐律,考取进士以后还必须参加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韩愈又三次参加吏选,但都失败;三次给宰相上书,没有得到一次回复;三次登权者之‘门’,均被拒之‘门’外。

    贞元十二年(796年)七月,韩愈二十九岁,受董晋推荐,出任宣武军节度使观察推官。这是韩愈从政开始。韩愈在任观察推官三年中,边指导李翱、张籍等青年学文,边利用一切机会,极力宣传自己对散**新的主张。

    贞元十六年冬,韩愈第四次参吏部考试,第二年(801年)通过铨选。这时期写的《答李翊书》,阐述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这是韩愈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这年秋末,韩愈时年三十四岁,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韩愈步入京师政fu机构任职开端。任职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贞元十八年(802年)写了名作《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两个月,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贬官连州阳山令。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 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著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此时构思并开始著述的《原道》等篇章,构成韩学重要论著“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新儒学的先声,其理论建树影响巨大。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年夏秋之间,韩愈离开阳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参军。

    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

    元和三年(808年),韩愈改真博士。

    元和四年(809年),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以后相继任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选,完成《顺宗实录》著名史书编写。

    元和九年(814年),韩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诰。

    元和十年(815年),晋升为中书舍人。

    元和十二年(817年),协助宰相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刺史。韩愈任‘潮’州刺史八个月,概括说来: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千余年来,使‘潮’州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

    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韩愈调任袁州刺史,虽然仅在袁州九个月,却办了一件“禁隶”的大好事,据新旧《唐书》记载:“袁人以男‘女’为隶,过期不赎则没入之。愈至,悉计庸得赎所没入之父母,七百余人。因与约曰:禁其为隶。”当地人为了感‘激’韩愈的这一行为,建了昌黎书院(今存)表示纪念。

    元和十五年(820年)九月,韩愈诏内调为国子祭酒。

    长庆元年(821年)七月,韩愈转任兵部‘侍’郎。

    长庆二年(822年)单身匹马,冒着风险赴镇州宣慰‘乱’军,史称“勇夺三军帅”,不费一兵一卒,化干戈为‘玉’帛,平息镇州之‘乱’。九月转任吏部‘侍’郎。

    长庆三年(823年)六月,韩愈晋升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京兆之地称复杂难理,在韩愈整治下,社会安定,盗贼止,米价不敢上。后相继调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韩愈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

    mz的骄傲,不虚此行!这是三人回去的时候在路上的一致看法。

    “韩愈是咱们mz的牛人,他的侄子韩湘子更是个牛人,得道成仙的故事尽人皆知。”大切诺基行驶在“湘子路”的时候,郭吕明兴奋地说道。

    “大哥,给我们讲讲韩湘子的故事呗,他是怎么得道成仙,成为八仙之一的?”郭吕青谦虚地问道,他虽然知道“八仙过海”的故事,但却不知道他们八个人是怎么得道成仙的。

    “没问题,你们两个只要有一个可以说出八仙的名字,我的意思是全部八个人的名字,我就给你们讲讲!”郭吕明开出了条件。

    “这还不简单吗!‘八仙过海’中的八仙指的是: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张果老。”郭吕云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地念了出来。

    “好,那我就给你们讲讲韩湘子如何得道成仙的!韩愈有一年少远房子侄,为人轻狂不羁,不喜欢读书,韩愈也曾责怪他。因为韩愈一向坚持读书做官的理想和追求,身为教育家的韩愈却管不着韩湘子,是很生气的。只是韩湘子更高出一筹,早就看出到朝廷做官会有悲惨的命运,正如韩愈本人,科考考了三次才中,而且做的官虽是朝廷大员,吏部‘侍’郎,但总是被贬到地方做小官。因此韩湘子不愿意做官,反其道而行之,去学道。当韩湘子在二十岁时去洛阳探亲的时候,钦慕山川之趣一去不返,二十多年音讯全无,在唐元和年间,忽然回到长安,衣衫破旧,行为怪异,韩愈让他入学校和学生们读书,但韩湘子在学员讨论时一言不发,只跟下人赌博,喝醉了酒就睡在马房中三天五日,或者‘露’宿街头,韩愈担心不已,问韩湘子:\"人各有所长,就算小贩也有一技之长,你如此胡闹,将来能做什么?\"韩湘子说:\"我也有一‘门’技巧,只是你不知道。\"韩愈问:\"那你能做什么?\"当时正值初冬季节,韩湘子却能在七日之内使牡丹‘花’按照韩愈的要求改变颜‘色’,并且每朵‘花’上边还有\"云横秦岭家何在……\"的诗句,韩愈惊奇万分。韩湘子之所以能让牡丹‘花’顷刻开‘花’,并有很多颜‘色’,是因为韩湘子是跟着吕‘洞’宾去学道的,韩湘子也因为喜欢学道才最终得道成仙。”

    郭吕明看两位堂弟听得入神,继续说道,“还有一个说法是这样的,韩湘子原是苍梧之野、宾龙峰经皇老‘洞’中,东华山、西城公座前白鹤,因为经常听仙人讲道而深有所悟,只因韩湘子的前世是鸟类,不得登上仙班。后来,吕‘洞’宾为了找齐八仙,便教其先转化为人类,脱去羽‘毛’,韩湘子于是便投胎到河南孟县韩家,出生后取名韩湘,他自幼丧父母,是叔祖父韩愈将他培养长大,希望韩湘子攻读儒学,只是吕‘洞’宾化名为\"官无上\",前来传道,点化韩湘,使韩湘子得道成仙。\"击‘门’者谁子?问言乃吾宗。自云有奇术,探妙知天工。\"这就是韩湘子,与神仙有缘,才会被吕‘洞’宾看中并得道成仙。

    韩湘子与妻子林英,是传说中的两只神鸟,他俩成双成对站在海边石头上修仙。两只鸟变‘成’人类结婚了,只是结婚之夜韩湘子总是在看书,并没有做夫妻该做的事,而是跑到终南山修仙去了。当然,林英也是修行人,她手一指南天‘门’,南天‘门’就开了,她一排香,韩湘子就回来了,而且韩湘子变成了终南山老道了。皇帝要封官,韩湘子金山银山都不要,只要万岁的金‘玉’良言,韩湘子也因此得道成仙。在韩湘子得道成仙之时,\"看仙桃红熟,上树摘取,忽然树枝断了,因此摔落地上而死,身死而尸结。\"因此,韩湘子实际上是尸解成仙的。韩湘子成仙之后,会在天上吹箫会龙‘女’,看来真的很有仙缘。“

    郭吕明继续讲道,“还有韩湘子为报答韩愈的养育之恩,仙佛造桥的故事,韩愈被贬到‘潮’州之后,要在‘潮’州城外韩江上面造一座大桥,因为水深流急无法施工,便请韩湘子帮忙,已经成仙的韩湘子便引荐八仙并和活佛广济一起造桥。当时,广济活佛负责西岸工程,八仙负责东岸工程,为了早日把大桥建好,他们都各显神通。广济和尚跑到桑浦山,念动咒语,满山石头变成一群羔羊,匆匆忙忙赶往‘潮’州城。八仙跑去凤凰山,把山上石头变成一群猪,也赶向‘潮’州城。八仙分批赶猪,铁拐李最后一个走,哪知半路上遇到麻烦,一个孝‘妇’在坟墓前啼哭,丧气一来,一群乌猪便变成一座山。广济活佛顾此失彼,赶到‘潮’州城时,发现少了两只羊,羊被贪心的财主带走了,广济一气之下,两只羊变成两座山头,把财主和他的田地都压在山下。八仙没了一群猪,广济少了两只羊,大桥建到中心,便没法连接起来,铁拐李急的一跺脚,结果把东岸桥墩踩低了一角。大家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韩湘子建议何仙姑把手中的宝莲‘花’抛下,‘花’瓣在江心散开来,变成十八梭船,对岸的广济活佛看了,急忙把手杖丢下江心,变成一根长绳,把十八梭船连接起来。这就是‘潮’州仙佛造桥的故事,这故事都是韩湘子为报答韩愈的养育之恩,引荐八仙和原来立志造桥的广济活佛齐心协力,留下古今中外桥梁史上一座独特的闭合式桥梁。”

    郭吕明讲的是滔滔不绝,郭吕青和郭吕云听得是津津有味,不知不觉就到了家里。

    郭吕明在路上接到一个来自方梅的短信,“靖哥哥,我已到达mz,明天是否有空,能否见上一面?盼回,祝一切安好!”;郭吕明不知道方梅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发这个短信?思索良久,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方梅一定是刚到mz,还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情,肯定是她的母亲和娜还有有把方天行的事情告诉她;结合近段时间方梅在学校的表现,郭吕明确定了上述的结论。他决定不回复这个短信,再等几天吧!也许方天行过两天就松口了,把所有的犯罪事实都‘交’代了也不一定。

    郭吕明在路上接听到郭志硕打来的电话,说是晚上的时候,申美娥会准备满满一桌好吃的饭菜来庆祝全家人好不容易的一次团聚,这让郭吕明非常的感动,他觉得婶婶申美娥真的变了,变得亲切了,变得更有人情味了;他特别将大切诺基开到城里最热闹的“万利达超市”买了一箱红酒捎了回去,还顺便给郭志硕和申美娥买了夏天穿的一套衣服;他不了解中老年人穿衣的习惯,在售货员的指导下才买了下来;但郭志硕和申美娥看到这套衣服后,竟然都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晚上的这顿饭确实是非常的丰盛,郭吕明打开了红酒给叔叔、婶婶和两个堂弟倒了半杯,五个人干了,全部见底。

    郭吕明叮嘱郭志硕如果实在忍不住想喝酒,就喝点这种红酒,但每天不能过量,最多一杯,白酒就不要再喝了。

    郭志硕高兴地答应了,说今天晚上高兴,大家放量了喝;到第三瓶的时候,郭吕明看这样喝下去不是办法,就让申美娥将红酒拿了下去,一边吃菜一边聊起天来。

    “叔叔,今天叶局长有给你打电话吗?”郭吕明的意思不言自明,就是问叔叔,叶局长有没有打电话告诉他关于“蟒河桥惨案”的最新进展,方天行有没有松口。

    “没有,这几天都没有收到叶局长的电话,不过我有种预感,应该很快了,方天行‘挺’不了多长时间了。你信不信?”郭志硕古铜‘色’的脸因为喝酒而变成了红铜‘色’,他拿手指指着郭吕明说道。

    “但愿是吧!上帝显灵保佑啊!”郭吕明双手合十心里默默念道。

    忽然听到手机的响声,郭吕明拿出手机看到是方梅的号码,连忙站了起来,走出‘门’外。

    “靖哥哥,你现在在哪里呢?我已经到家了,怎么没有见到你回的短信啊?”方梅依然是嗲嗲的声音,这让郭吕明的心里有了一丝丝的暖意,虽然她们之间有和逵的事情阻碍着,但方梅和自己还是很努力地维系着这样一段感情。

    “我现在在家呢,和叔叔婶婶还有堂弟在一起。”郭吕明回避了没有回短信的回答。

    “你现在能来城里吗?我想见见你!开着你的大切诺基。”方梅‘激’动的心情反映在话语上面,郭吕明能够听得出来,他的脑海里突然蹦出和方梅在大切诺基里车震的情景,但却没有冲动的情绪,以往这个时候那个话儿应该充血才对啊!

    “我带着堂弟他们刚从城里回来,现在很累,就不过去看你了,改天吧!”郭吕明冷静地说道,他现在其实一点儿都不累,他也能听出方梅轻轻地叹气声,但他知道一定要压抑自己的情感;如果这次过去见了方梅,郭吕明可以预见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见过方梅后,过两天方天行的案子判下来了,他和方梅将更加难以面对彼此。

    “好吧,靖哥哥!那你先好好休息吧!我妈妈现在没在家,我一个人真的很无聊;明天我就要去监狱看舅舅了,希望他的事情没有影响到我们之间的感情,你说对吗?”方梅的声音不再发嗲,而是变成了祈求的语气。

    “梅儿,我也不想,我真的不想!”郭吕明说完这句话,就挂断了手机,他此时的心情可以用五味杂陈来形容。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豫东驸马的小说大河儿女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大河儿女最新章节大河儿女全文阅读大河儿女5200大河儿女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豫东驸马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