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106章 警告

本章节来自于 小鱼跃农门 http://www.lishu123.com/104/104057/
    第106章警告

    乔玄失踪了。

    当李渐想起这个人时,他已经消失了整整一天一夜。

    乔玄成为齐王的贴身护卫已近十年,李渐早已习惯了身后的‘阴’影里有他的存在。只是因为习以为常乔玄这个人的沉默和如影随形,所以李渐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这个最忠实的卫士居然有一天会跷岗离职,声息不闻。

    李渐直觉不妙,他派出大半的手下去乔玄曾经出入过的地方寻找,可是这人就像夏日荷叶上的朝‘露’,一转眼就烟消云散,连一点痕迹也没有。

    京兆尹陶蔚然很头疼。

    被太皇太后召入宫中的官员亲眷当街遇袭,这让负责京城治安的他在韩尚书面前极度没有颜面。不用韩尚书和韩编修督促,他也要将此案追究到底。毕竟在天子脚下,皇城不远处居然有人敢驱军马冲撞伤人,又拔刀行凶,胆子也太大了些。这要是抓不住人,任凶人在京中流窜,再伤到哪个皇亲国戚,他的仕途也就到头了。

    结果这还没过几天,齐王府又派人报案,说是齐王殿下的贴身近‘侍’离奇失踪,着令京兆府帮着寻人。

    这边还忙着缉凶呢,哪有那个时间人手帮您去找一个自己有‘腿’又老大不小的男人?

    可是陶府尹不敢这么说啊,齐王可是皇上最心爱的儿子,别说是他的近‘侍’在京城里‘弄’丢了,就算齐王殿下丢了一只猫叫他陶蔚然去找,他也得‘摸’‘摸’鼻子去把猫给找回来。

    陶府尹没奈何,将人手分了三分之一,焦头烂额去找乔玄。

    早上齐王李渐刚入宫向父皇抱怨了一下京城治安,又有凶徒纵马行凶,又有‘侍’卫无端失踪,齐王殿下婉转地表达了对京城治安的忧虑以及对京兆府尹和五城兵马司能力的不满,再借势隐晦地提了几个能力出众的世族子弟人选,见皇帝不置可否兴致缺缺的样子,便知趣地告辞回府。

    刚一踏进府‘门’,他府里的总管太监就鬼鬼祟祟地凑过来:“殿下,乔玄找着了。”

    李渐眉‘毛’一扬:“他在哪儿?”

    总管太监瑟缩了一下,没有吱声。

    李渐心知不妙,甩脱了大氅大步走了进去。

    他没有看见乔玄,但知道乔玄已经死了。

    黑檀木是一般富足之家普遍用来做百年之后的寿材的。放在桌子上的这一小块黑檀木被雕成了一尺见方的匣子,匣盖半开,里头是一只惨白的人手,手里捏着一支败落的‘玉’簪‘花’。

    手是乔玄的手,李渐清楚地记得这只手的手背上丑陋的疤痕。那还是他十七岁那年入围场狩猎,马被醒来的冬熊惊到,将他甩落到地上,乔玄拼了命将他救出来时落下的伤痕。

    李渐当年指着这只手对乔玄说,只要这疤痕在一日,本王就将你当兄弟一样看待一日。

    乔玄就是那日起,成为了李渐的心腹。

    而‘玉’簪,则是他当年安‘插’入荣王府的颜氏的小名。这个名字,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人知道。

    李渐后背“唰”地出了一层冷汗。

    “这匣子哪儿来的?”他咆哮着转身,揪住总管太监的衣襟,“哪里来的?谁送来的?”

    “奴、奴婢不知道啊。”那太监颤声说,“王爷您进宫后不久,奴婢突然看见这桌子上多了只陌生的匣子,问了院子里所有的人,没有看到这匣子是打哪儿冒出来的。奴婢斗胆将这匣子打开,就瞧见、瞧见了……”

    李渐手一松,向后退了两步。

    能有这手段的,满京城数不出三五人来。

    他面‘色’苍白地坐在椅子上,看着这匣子出神。

    荣王知道了,他抓了乔玄,并且知道了颜‘玉’簪的身份。

    这只匣子,是他给自己的警告吗?

    过了很久,他对总管太监说:“去传信给陶蔚然,乔护卫已经回来了,请京兆府不必再费力寻找了。就说本王承他的情。”

    还有,他‘阴’沉着脸森森地说:“这院子里的人也太没用了些。本王用不着这些白长了俩眼什么也瞧不见的人。都处置了,一个也不要留!”

    荣王府半山月居。

    荣王面前放着一只铜盆,盆里凝着半盆碎冰,一只夜光杯放在冰块里,琥珀流光。他端起酒杯,将酒口放在鼻下闻了闻,闭目回味半晌,又小心翼翼地放回冰盆里。

    “唉,剩的不多了,得省着些省着些。”

    他的面前放着一只象牙棋称,‘交’错之间黑白棋子彼此厮咬却又泾渭分明。

    “唉,老了老了。”荣王顶着盘中局势看了半天,像是小儿耍赖一般突然伸手将棋盘抹得一塌糊涂。

    裴简也不生气,只是捡起盘上的‘玉’石棋子,对着荣王说:“舅舅在外头跪了一个时辰了,再不叫他起来,只怕明天走不得路了。”

    荣王冷笑一声:“才一个时辰而已,你莫管他,让他也好好记得教训。”

    说实话,裴简内心也未必是多想帮着糊涂舅舅求情的,他不置可否地淡淡一笑,将外祖父的棋匣拿来过,把棋盘上剩下的黑子全都扫了进去。

    “再让‘春’意拿点酒来吧。”荣王把葡萄酒喝完,便要叫婢‘女’进来,“你要不要也来点?”

    “太甜了,我不喜欢。”裴简说着,摇了摇手,脸上带着一丝笑意,“昨日来了消息,蒸的那批酒已经运进了京城。回头孙儿送几坛给您尝尝。不过听说那酒太烈,如刀割喉一般,只怕您不习惯。”

    荣王‘舔’了‘舔’嘴‘唇’:“笑话,这世上还能有本王咽不下喉的酒吗?不过听说那是你蒸出来用以疗伤的东西,我就不糟蹋了。”

    荣王世子李坦跪在院子里,因为半山月居是凭山而建,地上皆是山石,冷硬硌骨,夏至悄悄给世子爷膝盖底下垫了个草蒲团,得亏有这东西,不然跪到现在,李坦的膝盖只怕要青紫红肿,起都起不来了。

    冬日的阳光虽然明亮,但照在人身上并不难受,反而有种醺然之感。

    李坦跪在草垫子上,身子虽然看起来还‘挺’得笔直,但晒了这么久太阳,腰毕竟有些发软,眼皮子也不受控制地往下耷拉。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也不知道屋里老爷子的火气消了没有。

    开始时还有些心焦愧疚,时间久了,他反倒觉得心里头轻松了不少。

    一双湖绿‘色’缎面绣百合‘花’的绣鞋停在他身边,半山月居里头的丫鬟又给挪过来一只草垫子,身披着宝蓝‘色’绣百‘花’迎‘春’锦缎大氅,头戴风帽的‘女’子在他身边跪了下来。

    李坦半睁开眼睛,往身边瞥了一眼。

    “你来做什么?”

    “聆训。”

    李坦轻哼了一声:“只怕是来看我笑话,顺手落井下石的吧。”

    世子妃斜睨了他一眼,轻笑了一声:“爷您真会说笑。夫妻一体,您在这儿跪着,妾身怎么能安心在屋里待着?少不得也要陪您跪上一跪。”

    李坦的声音似含在口中,也不见嘴‘唇’翕动,只以二人能听着的声音说:“是得跪跪,不然怎么能体现得你是那么贤良淑德呢?”

    世子妃一点不在意,同样小声回他:“那是。爷您对妾身的要求就是贤良淑德,这二十年妾身自问做得还不错,总算是没负了当年对世子爷的承诺。”

    荣王世子李坦与世子妃马氏是足当楷模的夫妻典范。世子对世子妃敬重爱护,世子妃对世子温柔体贴,京中勋贵圈子里,不论是哪家训起因为后宅不宁而起纷争的后辈们,都会拿出这一对夫妻来当正面教材。

    “你们看看人家荣王世子和世子妃!论人才家世,你们谁比得过人家?怎么人家后宅里就没你们这么多腌臜事呢?”

    外人看他们,就如雾里看‘花’,只是事实如何,就只有人家夫妻俩自己心知肚明。

    只是二人演技俱佳,别说随身的丫鬟婆子们,就连他们亲生的儿子也丝毫看不出自己的父母之间有何不妥。

    不一会,里头传来荣王的声音:“儿媳‘妇’也来了啊。”

    世子妃忙应声道:“儿媳不孝,跟世子一起向爹请罪来了。”

    里头沉默片刻,荣王说:“那先进来吧。”

    世子妃忙殷勤地去扶世子爷,世子对她含笑点了点头,这二人看起来是如此恩爱,全然找不出之前‘私’底下的‘唇’枪舌剑之态。

    荣王盘‘腿’坐在罗汉榻上,炕桌上的棋秤棋子已经收拾干净。

    裴简先给舅舅舅妈行了礼,然后对荣王说:“外孙先去看看表弟,他邀了我几回我都没来,怕是心里要怨我了。”

    荣王挥了挥手说:“滚吧滚吧,我知道你不乐意陪着糟老头子,糟老头子现下有人陪了,不稀得你了。”

    裴简微微一笑,又行了礼,而后转身离开。

    荣王斜眼看了看儿子的膝盖,冷笑道:“我还当你膝盖要肿了,现在看来,原来是我多虑。”

    李坦垂着手,恭恭敬敬地说:“下人给拿了垫子,儿子躲懒了。”

    荣王说:“你倒老实。既如此,那就继续跪着吧,我倒看看,谁再给你拿垫子来。”

    世子妃吓了一跳,没想到公爹把他们夫妻叫进屋里并不是原谅了,而是要接着罚。

    “父王啊……”

    荣王看了她一眼:“你陪着他,一起跪着。”

    李坦看了马氏一眼,忍不住笑起来。

    让你装!

    马氏没理他,而是走上前,帮荣王添了一碗茶,然后笑着说:“父王,这事是我们做得不周全,您该打打,该骂骂,就看在放儿都到了能娶亲的年纪了,给他父亲留点面子罢。”

    “面子?”荣王拍了拍自己的老脸,“里子都叫人给扒没了,你还要面子做什么?”

    马氏见公爹是真火了,也不敢拿大,赶紧走到丈夫身边,并肩跪了下来。

    荣王看看儿子,又看看媳‘妇’,拿手点了半天,最后还是没骂出声来。

    他叹了一口气,对儿子说:“我这么多年都是怎么教你的,你也四十多岁的人了,行事还一点分寸也没有,能让人把眼线‘插’到你房里,也真有出息。”

    李坦垂着着一声不吭。

    “你也不是不小心的人,怎么就能在‘女’‘色’上栽了跟头?”荣王越想越气,“从你曾祖到你祖父再到你爹我,都是个能从一而终的君子,荣王府历经三世百年,就从来没在后宅里出过岔子。怎么到你身上就成了这副德行!”

    李坦小声地说:“那也是因为你们找到能让自己从一而终之人。”

    “你个浑蛋!”荣王抓起桌上的满满的茶杯就掷了过去。

    李坦身上头上被泼了不少水,头发上还挂着茶叶。马氏连忙‘抽’了身上的帕子去帮他擦,李坦把她推开:“行了,在父亲这里又没旁人,你做出这样的姿态有什么用?”

    马氏怔了怔,真把帕子给收了,然后拢了拢鬓边的头发:“爷说得是。”

    荣王看着这讨债鬼投胎一般的夫妻俩,沤得直想吐血。

    “媳‘妇’是你自己求来的,当初你是怎么对我说的,现在全都忘了?”荣王对儿子咆哮,“自己求来的媳‘妇’,你现在对我说不是你能从一而终之人?”

    李坦垂着头,在父亲看不见的地方撇了撇嘴。

    “还有你!”荣王又去骂自己儿媳‘妇’,“你当初进‘门’时是怎么对我说的?你说让我放心,你会将荣王府理得井井有条,滴水不‘露’,为什么会出萧‘玉’蓉的事?你是怎么管的?”

    世子妃略显丰润的面庞皱了起来,她看了看李坦,又看了看公爹,颇有几分委屈:“这‘腿’长在男人身上,萧氏又是他纳的姨娘,媳‘妇’总不能拘着不许他到自己姨娘屋里去歇吧。”

    “拉倒吧你。”荣王翻了个白眼,“你这话打量着要骗谁呢?你们一个个的,看着本王常不在府里就觉得我什么事都不知道了?”

    他冷笑着看着跪在地上的儿子媳‘妇’:“你们都太天真了。”

    打从裴简将齐王的人‘混’进半山月居的事告诉荣王起,老爷子就心知不妙,让手底下人这么一查,果然查出猫腻来。

    这个萧氏是五年前从宫里赐进府的美人,这两年犹得李坦的宠爱,将她抬了姨娘,又在外书房伺候笔墨。萧氏进府时,正是齐王李渐去封地的那年,而萧氏说自己有个娘家弟弟在豫州,时常会托人往豫州送信。

    虽然府里人往外送的信都会被一一检查,但萧氏既然与齐王有‘私’,又有这本事将齐王悄悄带到内宅‘私’会,就一定有本事夹带什么东西送出去。

    何况她又是在外书房里伺候的,李坦接管宗人府的事务之后,九成九的公事都在外书房办理。

    宗室营的些许动静不就全在齐王的掌握之中了?

    荣王真是越想越气,恨不得把儿子脑壳子掀开,瞧瞧里头装的都是什么稻草秧子。

    自从世子妃进‘门’,荣王颇是观察了两年。

    自己这个儿媳‘妇’虽然容貌一般,但心思细密周全,真得将后院管得铁桶一般,这些年有多少人想往王府里‘插’人,都被她不动声‘色’地给处置了,却从不留半点把柄在人手中。

    他还老怀甚慰地想着,儿子资质虽然一般,但总算继承了老李家独到的眼光,给自己个儿挑了这么一个厉害有用的媳‘妇’。后院安稳,男人身上的担子能轻一半,这样好歹李坦能安安心心地去做正事。

    他才完全彻底地安心将手上的政事一样一样‘交’给儿子,自己卸了担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才‘交’了几年啊,就给老子捅篓子。

    “我就不信,你这些年一点苗头也瞧不出来?”

    这话荣王是对儿媳‘妇’说的。儿子这种被下半身支配的蠢物,见着美貌‘妇’人就丢了魂儿,问他能问出个鸟来!

    “媳‘妇’是对她注意了些的。”世子妃恭恭敬敬地回,“觉得她是有些令人起疑的地方。不过萧氏是世子爷的心头好,媳‘妇’总叫人盯着她,让爷知道又该说媳‘妇’妒忌,媳‘妇’也就不好深究。”

    荣王狠狠瞪了李坦一眼。

    李坦觉得自己这个冤啊!

    虽然他放了萧氏在外书房伺候,但那些重要的公文他都是由心腹幕僚收拾的,谈公事也都将人支使在院子外头,从不许‘女’子进堂屋,就算萧氏在外书房,她也得不了什么重要的消息啊。

    萧氏一向小意温柔,于‘床’第间又放得开,他也是细细观察考究了两年多,觉得这‘女’人没有问题才会将她放到身边的。

    马氏这句话一说,倒显得他于‘女’‘色’上多看重似的。

    这么多年来,他何曾说过她一次妒忌?

    因为他知道这‘女’人是没心的,说她什么都行,还真就扯不上妒忌二字。

    想到此,世子爷心里有点淡淡的酸淡淡的涩,瞥了妻子一眼,连目光中带上了几分‘妇’人气的幽怨都不自知。

    就听荣王小声地嘀咕着:“一对糊涂蛋。”

    被老爷子关在屋里狠狠教训了整整一个下午,世子爷才由世子妃扶着出了半山月居。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一树樱桃的小说小鱼跃农门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小鱼跃农门最新章节小鱼跃农门全文阅读小鱼跃农门5200小鱼跃农门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一树樱桃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