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章节目录 第140章 古墓〔下〕

本章节来自于 盗墓高手 http://www.lishu123.com/104/104023/
    “即来之,则安之,反正咱们已经买了‘门’票就进去看看,那陈友谅的陵墓怎么样?”

    “这时间还长,咱们就别多说了,我们进去吧!”我敦促杨子跟苏韵可,随着人流往里面走去。.最快更新访问: 。

    这刚进去,就看到这陵墓的地面建筑让我感觉眼前一眼,但是看了一阵才发现,这些配殿只是仿明代帝陵的。

    有些甚至连上面的油漆味都还没有去掉,我估计这陵墓的原来古建筑可能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已经被当时的农民起义摧毁了。

    可能是当地的旅游部‘门’为了开发这座古墓的旅游资源,特意在上面修建了这些耳目一新的古代建筑。

    众所皆知,明代的建筑风格可以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一个完美代表,这些仿制的建筑风格的确还带着那么一丝韵味。

    苏韵可从背包里取出数码相机,觉得这里的风景坏境还不错,让我替她照几张相片,我只好咔嚓几次替她照了几张相片。

    然后跟着人流往里面走,过过了那些配殿似的建筑,前面是一道“外罗城”,仅前部正当中轴线位置设宫‘门’一座,即陵寝第一道‘门’。其制黄瓦朱扉设券‘门’三道。

    这是典型的仿明代帝陵建筑,这种建筑风格来源于明十三陵,外罗城内,偏后部位为宝城。其平面接近标准圆形,直径约20余米。

    宝城墙的垛口均采用打磨平整的大块‘花’斑石垒砌。内环砖砌宇墙,宇墙与垛口之间为铺砖马道。宝城墙的前部设有城台(又称“方城”)。

    城台下承石刻须弥座,上建重檐歇山顶式的明楼。这些明楼的建造极为考究,不仅楼内采用砖券顶,并无木构梁架。

    而且上下两层檐的檐椽平板枋及上下檐之间的榜额也全部用巨石雕刻拼砌而成,其上油饰油漆彩画,酷似木构建筑,并无片木寸版。

    楼壁四面各辟券‘门’,楼内树圣号碑一通,高约数米,碑首为方形,前后刻双龙戏珠图案,正面有篆额“大汉”两字。

    碑身正面刻“大汉陈皇帝之陵”七个径尺楷书大字。碑趺采用上小下大五级方台式,其上面四级自上而下,分别雕刻双龙戏珠、云、宝山、海‘浪’等图案。

    城台的下部无券‘门’之设,但城台左右各有冰盘檐式石刻‘门’楼,由‘门’楼进入,有礓石察道由城前上达宝城明楼。

    宝城之内封土满填,中部有三合土夯筑而成的上小下大圆柱形的“宝顶”。

    我仔细看了一会,对杨子跟苏韵可说∶“你们看到上面的宝顶没有,那是一个蜻蜓点水,雪‘花’聚顶。”

    “蜻蜓点水是啥意思,”杨子‘摸’‘摸’头看了一眼那上面的宝顶,表示不懂。

    我笑着说∶“这‘穴’,叫蜻蜓点水‘穴’,‘穴’长三丈四。只有四尺能用,扩一长三,只有三尺能用,棺材刚好放在那个‘穴’位上。”

    “不懂你说什么,太深奥了,”苏韵可表示听不懂我说什么,就连杨子也是连忙摇头。

    他说∶“青哥儿,我跟这些苏美‘女’又不懂风水,你给我们讲这些东西简直就是给小白听,你要不就讲的简单直白点。”

    我心想也是,像我这种半吊子水平的人都不懂风水玄学中的理论,何况是这两个没接触过的小白。

    于是我对他们说∶“这个‘穴’位已经败了,雪‘花’不聚顶,蜻蜓不点水,怕是当时的朝廷为了防止陈友谅的后人造反,估计败了人家的风水。”

    三个人聊了一阵,前面的队伍已经也排的差不多了,刚好轮到我们了,我把三张票递给‘门’口的保安,他检查了一下就放我们通行。

    刚进去就从里面吹出来一股‘阴’风,带着一股腥味,就看到前面是一道打开的石‘门’,上面刻满了佛教的咒文,仔细一看好像是来生咒。

    我暗道∶“看来当初修建这座陵墓的人死后还要想着怎样在冥间统冶。”

    过了这道刻满佛教经文的石‘门’,后面不远又是一道石‘门’,这种‘门’叫做‘阴’阳‘门’,是给陵墓主人穿梭‘阴’阳两界用的。

    石‘门’上面雕刻着八仙过海,龙凤、麒麟等真巧夺天工也,连‘门’把手都是用上等青‘玉’雕琢而成。

    杨子忍不住就要伸出手去‘摸’,被‘门’口的保安阻止了,说这是珍贵文物,不允许用手触‘摸’。

    杨子嘟嘟嘴道∶“这些都是珍贵文物,那慈禧老太后陵墓里的珠宝那不是价值连城。”

    “听说,死后其棺内陪葬的珍宝价值高达亿两白银,也不知道是真还是假。”

    我叹了一口气道∶“管它什么真不假,还不是被人给盗了,最后差点连尸骸都保留不了。”

    苏韵可捂着嘴巴,貌似有点不舒服,她对我们说∶“我在这里感觉有点压抑,难受。”

    于是我们商议了一番,在里面看了一转,觉得这里面的东西跟那张藏宝图扯不上什么关系,干脆也不去里面看棺材了。

    “既然觉得没多大意思,那我们就走呗!”我敦促她们,循着人们一起向外面走去。

    我们三个人再次来到广场上,发现旁边有一个卖‘玉’器的店子,苏韵可道∶“要不咱们进去买点东西留作纪念。”

    我跟杨子相视一笑∶“随便你,反正咱们有钱就任‘性’一回。”

    苏韵可笑嘻嘻的拉着我跟杨子朝着那个卖‘玉’器的店子走了进去,在里面看了一会,直接来到了一款‘玉’器的跟前。

    那是一块刻着勾云纹的王器。这应该属于两汉时期的古物,因为这‘玉’佩第一次出自中山靖王刘胜墓。

    我还是第一次贝到这种勾云纹的‘玉’佩,勾云正反相连,排列密实,雕琢水平极高,这时古玩店的老板悄无声息的来到我们的身边。

    “三位可看中了什么东西?”

    他看了一眼苏韵可手中拿的‘玉’佩,笑着对我们说∶“三位的眼光真好,这东西本店只有一件,它有着是很好的寓意。三位要是喜欢的话我替你们打个八折。”

    看着老板一脸贼贼的笑意,我不由的低声骂了句∶“真是一个‘奸’商。”

    但是一看苏韵可的表情,她似乎完全被这块‘玉’佩‘迷’住了,又加上那老板会说话。苏韵可表示就想要这件。

    我只好问老板∶“这‘玉’佩多少钱?”

    那老板一脸贼笑道∶“打了个折,就一千八百块钱吧!你们看这价格满意不。”

    我嘴角一‘抽’∶“这还真是个‘奸’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生于十七世纪的小说盗墓高手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盗墓高手最新章节盗墓高手全文阅读盗墓高手5200盗墓高手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生于十七世纪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