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是道教的发祥地。。 更新好快。
李唐向来信奉道教,虽然后期李世民颇为仰重佛‘门’,但说到底,仍是很仰赖道教文化的,尤其后来因为炼丹给予他消褪了痛苦。
李世民长期遭受病痛的折磨,到如今已有数年了。早前还不觉得,如今越家年迈,他知道,自己体内到底有多虚弱。
从见到天竺贡上来的仙丹的一瞬间,他两眼放光地看着……这是他最后一把救命稻草了!即使连太医都不敢说出他的病情,可是,或许还有路可寻?
任你这个帝王年轻时候有多意气风发,但人终有一死。这话,放在以前,他定能坦‘荡’‘荡’地说出来,可如今,他已年迈……
李世民顾不得满朝的纷纷议论,依然下放旨意。他要去仙都,去往福地,或有一线生机……
没错,李世民把最后的愿望都寄托在了道士炼丹上了。
终南山建有唐朝著名的行宫之一“翠微宫”。
翠微宫曾是工部尚书阎立本奉李世民的命令所建,终在两年前建设而成。在旁设有太子别宫,李治就安顿在别宫内的安喜殿。
这次因考虑到圣人的身体状况,宫内几乎把太医署连带太医都给搬空了,常年服‘侍’李世民的妃子也各自都备上了物什,纷纷跟着搬入翠微宫。
李治实际上并未在李世民跟前‘侍’疾,不过是远远地落在队伍后边。直到皇帝驾辇进入笼山,他直接往西边金华们,入了太子别宫。
跟随他一道来的,都是常年在他书房‘侍’候的内‘侍’李士,其余‘侍’卫三十余人,只是独缺了‘侍’‘女’。这却也不怕,行宫里也有安排宫婢,只是没有太极宫那么挑那般细则而已。
内‘侍’原本倒是想寻两个美貌的,来贴身服‘侍’李治,奈何,宫人大体都是一般姿‘色’,显然没有太极宫中挑选宫‘女’那般严苛,就是太子府上的宫人,与这些个比起来,都似云泥之别了。
等李治刚刚安顿好,在安喜殿睡了个晌觉。
许是前阵子累很了,这一角睡得极沉,模模糊糊间做了许多梦,醒了却记不真切。张开眼,习惯‘性’地拿手往内侧去捞,却捞了个空,这才恍然,不是在自个儿的府中了,身边也没有阿‘吟’……
“殿下,可是要起了?”一声轻‘吟’的唤声在榻侧询问起来。
李治一侧过脸,就能看到宫装‘侍’婢矮着身问……这如果在太子府,是决计不可能的。
孙茗从他进了屋子起,就不招人服‘侍’的,一应都是她自己动手。累地李治也逐渐习惯了起时自己着了衣,再叫人进来。像这样的一睁开眼,就有‘侍’婢侯在一边的情况,几乎没有过。
愣了愣才回过神,李治还是没有完全醒神过来,一边“嗯”了一声,一边被服‘侍’着坐起了身。
扶他的宫婢靠得极近,几乎还能闻到她身上芬芳的‘花’香味儿,身子娇娇软软地,叫他又想起阿‘吟’来——抖得将人推开,见那宫婢红着脸,低着头看着地面,李治捏了捏鼻梁骨,道:“下去吧,不用你服‘侍’了。”
那宫婢瞬间刷地白了脸‘色’,抖成筛糠似地跪下:“殿,殿下……可是婢子做错了什么?”
李士早就侯在‘门’边,闻言就令招了两个内‘侍’,不过片刻功夫,就将她带下去。李士跟着看她眼神已是称不上善意,简直胡闹,伺候得不好是你的错,还有胆子问殿下?!
连李治也没料到,不过半日功夫,就已经极不习惯了。之前一醒来,都有孙茗在身边,哪怕她只是躺在‘床’榻并没有醒来……
“我这里不用她们服‘侍’,只把屋子打理好就行了。”李治与李士道。有些事,早已经习惯了,就不喜欢有人在一边碍眼。
那原本‘门’边还站着两个‘侍’婢,闻言也有眼‘色’地俱躬身退了出去。
此时天还亮着,他起了身,就伏在案上,提笔准备写封家书,先报个平安。而李士研了磨就退走了,整个安喜殿就剩下李治一人。
天‘色’渐暗,到了用膳的时辰,李士在屋子外侯着李治,正想着要不要进去询问一声,因是知道李治此刻忙着,恐不喜他自作主张,所以犹豫间,就不敢开了口。
又等了一盏茶的功夫,就见他自己开了‘门’出来,手上还有两封书信。
“这一封带家信带回去报平安,”指着上边那封与他道,见他躬身称是,又指着下边这封厚的:“这一封,单独‘交’给王福来。”
李士俱都应了,持着两封书信就告退,寻了拎得清的‘侍’卫待命。
殿下才不会给一个奴婢写这么厚的信呢,‘交’给王福来,想必是托他转‘交’给府里最为得宠的孙娘娘罢?刚才他就立时想到了,呵~
接过书信的‘侍’卫快马加鞭三日,总算到了长安。
一脚迈入太子府,就让‘门’房寻了大总管来,只消片刻,王福来匆匆踏至,悄然接过其中一个信奉藏入袖中,这才拿着正经地家信前去禀报太子妃。
孙茗那边,原只当李治不过玩笑!
在太子妃眼皮底子啊做这起子勾当,跟暗通款曲似的……别人不知道也就罢了,万一叫太子妃知道了,岂不是下了他自己的脸面?
也是这日天气晴好,她让人在廊亭处铺了垫子,把阿宝阿福都抱到跟前来,也不叫‘乳’娘近身,远远的待着,只让‘花’枝‘花’蕊帮她看着,省的两个闺‘女’掉下高台。
庭院里‘花’开得极好,如今李治也不在府里,她终日就更加无事可做了。孩子放眼皮底下,她就跪在一边,自己煮了茶,就这海棠糕用起来……
阿宝比较活泼,靠得她这样近,拿手朝她虚抓了抓,孙茗见了,轻声笑起来:“阿宝也想吃吗?可阿宝现在还不能吃哦~”引得‘花’枝‘花’蕊都低着头笑起来。
孙茗又拿了一支并开几朵的四季海棠逗着阿宝,这时陈来双手捧着一封书信,拿它当成圣旨一般凝重,见了人就躲开,直到跑至孙良娣面前,喘着气道:“娘娘,殿下来信了。”惊得她当场就愣了神,就连手上的海棠‘花’被阿宝抓掉了两朵都不知道……
孙茗这边除了她,也就只有‘花’枝‘花’蕊了,她接过信的事儿也就没别人知道。陈来见她接过信,这才舒了口气,躬身退下了。
光捏着信封,就足以见不仅仅两三页纸……也因为用的都是‘毛’笔,写封信写了满满一页,至多不过几十到一百来字,所以常常会发生一封家书内里厚得满当当的,实际上不过几百字而已。
让两人看顾阿宝和阿福,孙茗边将信封拆了边往屋子里走去,拆了才发现,里面写了整整八页,中心思想无非是“这里天好地好空气好,只是我极想念阿‘吟’,可惜阿‘吟’不在”诸如此类,洋洋洒洒几大页,后面话风一转“不知我走了以后阿宝有没有想念,如今是不是已有了记忆,不知何时可以听到她开口说话”……妈的!你是忘了你闺‘女’是对双胞胎的事实了吗?
再往下看,总算看到阿福的名字了“望阿宝康健,阿福也如是”……阿福是顺带的吧?
李治这人,有时候实在偏心地厉害。但人心就是这样,喜欢起来总是这样没有缘由的,她也不能强压着去同样喜欢阿福吧?虽然在她心里,觉得两个闺‘女’都是这般可人,并无二致。
撇开内容,李治的行书确实令人惊‘艳’。她将信夹入书中压平,准备将李治的手信一一保存下来。
等她走出屋子,再行至廊亭的时候,王福来已经笑眯眯地恭候多时了。
“殿下的信已经收到了,多谢大总管了。”这个王福来,是李治身边奴婢里面的第一人了,她往常也都给几分面子的。这声谢倒不是真的道谢,只是客气一声。
“不敢不敢,”王福来躬了身回道,又问:“娘娘可有回信?”
孙茗默然,看着王福来一脸恭候的神情,她说不出来“没有”这个词,然,真叫她写得与李治这般‘肉’麻的话,她委实写不出半句来。脑中转了数圈,忽然扭头折了一支海棠,‘交’给王福来。
这么新鲜的‘花’儿,翠微宫也未必有,折一枝与他看个新鲜罢!
然后轮到王福来默然了……
只是,太子殿下收到海棠‘花’后,显然心情很好的模样,一整天下来都带着笑,边哼着小曲儿边又开始铺了纸写起信来。
“阿‘吟’定是想我了,海棠形态如美人,落叶小乔木,见它如见阿‘吟’一般……”
另一边的孙茗也很开心,因为很快就收到了李治又是厚厚的一沓信来。看来上一次送支新鲜的海棠‘花’给李治看看是对的~
“最近牡丹有开‘花’的迹象~”显然,完全不知道李治脑‘洞’打开的孙茗拍着手决定了,就又去庭院挑‘花’了……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