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一百八十二章 冲撞司徒接济敌军

本章节来自于 唐师 http://www.lishu123.com/102/102910/
    入了安市城之后。.最快更新访问: 。徐真才深刻地体会到。唐军为何久久无法攻下这座城池。

    面黄肌瘦的城中居民箪食浆壶。将少得可怜的口粮节省下來。输送到前线來。民宅已经拆除得七零八落。建材全部充当军用。建筑防御工事。整座城池如废弃多年一般。

    然而这些人的眼中。却闪烁着一种光芒。不屈。

    徐真并非麻木不仁。只是他早已见惯了这种目光。无论在何朝何代。战争总是残酷的。而最无辜的。自然是这些民众。

    收拾了心绪。他将沿途的布置全部都默记下來。面具骑士警觉地朝徐真扫了一眼。头盔里似乎响起一声隐隐的冷哼。

    沿着城中大街一路深入大约二里。终于來到一处篝火旁。火堆里全是一些‘门’板之类的竹木。一堆堆一群群的饥民正围拢着取暖。

    饥民群中站起一人。穿着旧旧的棉袍。身材高瘦。三缕黑须。缠了条红‘色’的头巾。挎着一柄腰刀。正是城主杨万‘春’。

    他的衣甲已经让给了军中一名年仅十四岁的小将。连长弓都赐给了土山争夺战之中第一个登上土山的勇士。

    夜袭战之中。徐真曾经与杨万‘春’冲撞过一合。然匆匆一瞥。又各自拼命。当时都不知晓对方的确切身份。

    直到此时。杨万‘春’才与徐真四目相接。似乎都从对方的眼中。辨认出彼此。

    杨万‘春’是支持正统。反抗泉盖苏文的主力。他拥有自己的城池。不似高仁武这般。只能打游击。

    虽然他固守着这一方净土。然而见到银珠郡王。他也是不卑不亢地给高仁武行礼。

    高仁武素知此君人望。故而并不敢倨傲。再者如今自己是使者。慌忙下马來。作势虚扶了一把。

    火堆边的饥民见城主有事。慌忙起身要回避。杨万‘春’却压了压手。让他们安顿下來。自己却带着高仁武和徐真三人。來到了一处安静之处。面具骑士紧随其后。下意识将徐真等人隔开。

    杨万‘春’虽一身虎胆。然整个安市城都负担在身上。也不敢托大。高仁武自然不会对他下手。然徐真和凯萨到底是唐人。若不讲规矩将他刺杀了。安市城也就再守不下去。

    高仁武充当中间人。自是要劝说杨万‘春’投降。又搬出了孙代音的例子來。多赞大唐皇帝陛下之仁爱。若降了唐。则止了兵戈。少了伤亡。对双方來说。都是好事。

    杨万‘春’虽然不服泉盖苏文。然到底是个正统高句丽人。又怎肯让唐军占据自己的城池。双方语言‘交’锋。多有不合。

    徐真也不发话。只暗自扫视了一圈。本打算让凯萨潜入城中寻找左黯和宝珠。如今看來计划根本就无法实施。因为城中建筑几乎被夷为平地。少数楼房大宅虽然扔在。但早已被掏空。根本就藏不住人。

    或许左黯和宝珠正躲藏在某一个火堆旁边。隐入了饥民之中也说不定。

    如事先所料那般。杨万‘春’果然不同意投降的提议。高仁武只能摇头叹息。作势要走。杨万‘春’也是和和气气的送了一程。

    这一路高仁武不断摇头。目睹着同胞受苦受难。脸‘色’也不好看。临分别之前。他向杨万‘春’提议道。

    “将军。你不愿投降。本王也不能强求。但本王见不得诸多人民受寒挨饿。我打算送些粮食过來。不知将军能否替人民接受本王的一点心意。”

    杨万‘春’也沒想到高仁武会提出这样的事。他下意识就要拒绝。可扫视了一圈。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了下來。

    “感谢郡王仁爱。我替安市城的同胞。谢过郡王。”

    这一次。杨万‘春’带着十分的敬意。给高仁武深深地行了一礼。

    高仁武坦然受之。而后又提议道:“为避免双方军士再引冲突。可否让城中民众出城接粮。”

    面具骑士下意识按住了刀柄。杨万‘春’眉头也皱了起來。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看着杨万‘春’久久沉默。高仁武也不由摇头轻叹。徐真适时用高句丽语说道:“我大唐上邦。素來正大。两军‘交’战。从來与民无害。城主若信不过我大唐军士。那就算了。不过嘛。某觉着将军应该征询一下民众的意见。毕竟关系到这些人的生死…我会留给将军半日时间。过了时辰。就让我们再堂堂正正的厮杀好了。”

    杨万‘春’听闻徐真一口不甚地道的高句丽语。反而用纯正的唐语问道:“敢问将军名讳。”

    “吾乃大唐左骁卫将军徐真。”徐真略微抱拳道。高句丽贵族皆以说唐语着汉服为荣雅。杨万‘春’起初也是荣留王信得过的心腹。唐语端正也无可厚非。

    听闻徐真是将军。杨万‘春’也不由生出敬意來。毕竟敢深入敌营。.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 这一条就足以赢得对方的尊敬了。

    “将军艺高胆大。又爱惜人命。杨万‘春’敬佩不已。他日定竭力拼死。与将军堂堂正正再战一场。”

    杨万‘春’说得含情万丈。徐真也是开怀大笑。对敌人最大的尊重。不正是竭尽全力与对方死战么。

    话已至此。高仁武三人也不再多做逗留。杨万‘春’也沒有为难这三位使者。客客气气地送出了城去。

    “我看他铁骨铮铮。是个好汉。又岂会接受唐军的救济。”凯萨疑‘惑’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徐真却嘴角浮笑道:“他一定会接受的。”

    三人回到唐营。连忙命人准备好口粮。虽然都是些粗粮。但对于饥寒‘交’迫的高句丽人來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张久年奉徐真之命去运粮。过得许久却空手而归。面‘色’愤愤。原來负责后勤的张俭报到了长孙无忌那里。后者问清楚粮食的用途。勃然大怒。果断拒绝了徐真的请求。

    “简直不知所谓。我军将士尚且挨饿受冻。此竖子却要运粮接济死敌。这等做法。简直是自寻死路。”

    长孙无忌拍得案几狂跳。张俭却是心‘花’怒放。正得意洋洋。亲兵却报称徐真來见。长孙无忌倨傲端坐。让人将徐真带了进來。

    徐真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这段时间多得李勣教导。也不明着跟长孙无忌抗衡。只说自己的作为是经过圣上同意的。不卑不亢又有理有据。

    长孙无忌却看不惯徐真。他早已将徐真视为心腹大患。当即拍案而起。扬言就算圣上首肯。他也不能将粮食送去接济仇敌。更多更快章节请到。也不分说。将徐真赶出了营帐。

    张俭见徐真灰头土脸被赶出去。对长孙无忌又是一番奉承。长孙无忌却紧皱着眉头。沉‘吟’了片刻。还是亲自去求见李世民。

    李世民已经将丧子之痛隐藏心底。强作‘精’神在处理军务。见长孙无忌怒气冲冲被带进來。难免有些不悦。

    长孙无忌本就是个八面玲珑之人。上场打仗不是他的长处。口舌争锋却不输任何人。直言军中艰苦。军士饥寒‘交’迫。口粮尚且自顾不暇。又怎能让徐真拿出去接济敌军。打肿了脸來充胖子。

    李世民也不是个独断专横之人。常常听得进臣子的进谏。甚至于魏征等一干诤臣曾经指着他的鼻子骂。他都能虚心接受。朝中言官更是每日督促。不留情面。.小.说.网第一时间更新 纵观历朝历代。有此‘胸’襟的帝皇。也就独独李世民这一位了。

    若换了平日。李世民少不得要跟长孙无忌解释一番。这些粗糙口粮并不算得什么。但接济了安市城的饥民。能够彰显大唐皇帝的仁爱。能够动摇对方的军心士气。要知道眼下双方已经僵持了近两个月。比拼的已经不是军力。更多的是看谁能够熬到最后。

    然而李世民最近经历了丧子的打击。每到夜里都不忍独自垂泪。好不容易心情好一些。振作了一些。这长孙无忌又來闹腾。他当即火大。冷着脸让长孙无忌照办。不得有误。一句话就打发了出去。

    长孙无忌也沒想到圣上会如此武断。一时半会想不通。心里是恨透了徐真。但圣命难违。只能将口粮都发放了下去。他永远忘不了徐真手下那群人來领粮之时的嘴脸。

    徐真领了粮食之后。又命人架起大锅。熬煮滚滚‘肉’汤。纵使风雪纷飞。方圆之人都能嗅闻到‘诱’人的香味。

    如此等了小半个时辰。安市城那边果然走出一群人來。衣衫褴褛走在雪地之上。如同白纸上拖了一道脏污的鼻涕。

    高仁武和徐真三人离开之后。杨万‘春’就与部下商议了一番。为了城中民众的‘性’命。最终还是决定接受救济。遂将城中青壮都召集了起來。本着自愿的原则。招募运粮队伍。很快就集合了三百余人。

    这些人心中有数。若唐军出尔反尔。他们非但有去无回。若让唐军顶在前面充当‘肉’盾。借以攻城。他们更是死无葬身之地。

    然而安市城在杨万‘春’的领导之下。众志成城。城主既然决定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于是他们就克制心中的死亡恐惧。如同死士一般小心翼翼來到了唐营。

    可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唐人并未为难他们。而是捧着大碗大碗的‘肉’汤。让他们吃了个饱。许多人顾不得‘肉’汤滚烫。拼命的吃喝。嘴巴被烫出一个叠一个的燎泡都不在乎。

    徐真让周沧高举徐字旗。骑着圣上钦赐的神驹青骓。俯视着疯狂抢食的高句丽人。他做出这番姿态來。更是引得长孙无忌不满。

    “这是拿老子的粮。去挣他徐真的威风啊。”长孙无忌如是想着。

    然而徐真并非为了摆威风。他是为了让自己的弟子。能够在人群之中。一眼看到自己。

    他知道。这些高句丽人放回去之后。一定会宣扬唐军这边的富足。到时候民心先‘乱’。那些口粮带回去之后。势必会引得民心士气低‘迷’动摇。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战了。

    任是他杨万‘春’的声望再如何高远。在死亡的面前。绝不可能人人都能战胜这种恐惧。他们之所以人人愿死。是因为他们自觉沒有了希望。可如今。徐真给了他们生的希望。同时。也将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再次点燃了起來。

    徐真扫视着抢食的人群。视线却倏然定格。因为人群之中。两个人并沒有移动。

    左黯缓缓扯下破烂的头巾。含着眼泪看着马背上的师父。当徐真亲自到安市城中劝降的消息传开。他就已经知道徐真是为了救他才冒险。他知道。徐真绝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名弟兄。更何况是他的亲传弟子。

    他‘混’入城中之后。‘花’费了几天才从难民群中找到了宝珠。听闻城主招募运粮死士。他就知晓这是师父徐真的营救策略。于是他带着宝珠‘混’入了运粮队之中。

    他知道师父不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师父坐在高高的马背上。冒着风雪。只是为了给他和宝珠一份安全感。让他们能够看到回家的路。

    徐真朝泪流满面的左黯和宝珠点了点头。二人会意。趁着高句丽人抢食的空当。由周沧等人掩护着。躲入了营帐。而高仁武早已准备好两个顶替的人。悄悄‘混’入了人群之中。

    这两个人才是真正的死士。他们肩负着打入敌人内部。煽动安市城民心的艰巨任务。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离人望左岸的小说唐师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唐师最新章节唐师全文阅读唐师5200唐师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离人望左岸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