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开国少将
菁菁陪着春亮來到一个离县城较远的村子.其中有一块田.看起來有好几亩的样子.种的全是荸荠.荸荠的叶子看起來跟芦苇沒有多大的区别.不过一个是圆孔的.一个是扁的.
谈定价格后.那位老农穿了一双破破烂烂的水靴踏进田里.便开始取荸荠了.菁菁看到一个个紫黑皮色的荸荠.口水都快流出來了.老农的服务还算到位.把一个个荸荠摘了下來.并在水池里清洗得干干净净.
买完荸荠.春亮不想那么快回去.便带着妻子在村子里兜了一圈.兜累了.他们两走进一间祠堂里坐了下來.春亮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把小刀.开始削荸荠给妻子吃.菁菁吃得很带劲.吃了一个又一个.不久.袋子里只剩下一半.
这时.一位老伯走了过來.只见他拄着拐杖.瘦骨嶙峋.满头白发.视力模糊.春亮瞄了一眼周围.发现几乎所有的房间都关着门.只有一间小屋的柴门半掩着.他在想.也许大部分的村民都搬走了.只剩下他一个老头在守家了.
“老爷爷好.”
老伯一听到声音.笑了起來.不过他脸上的皱纹太多.很难看清他笑的样子.
“你一个人在这里住吗.”
“是的.他们都搬到县城去住了.”
春亮发现.这老伯虽然年纪大了.可是思维依然很清晰.口齿还很伶俐.
“你的家人呢.”
“我就一个人.”
此话给了春亮无限的想象空间.
到底是他一直都是光棍一条.还是他的家人全都死了呢.
春亮不忍心伤害他的自尊.便沒有再问下去.
“你的眼睛是不是看不清楚.”
“前几年就瞎了.看不清东西了”
“那你吃饭怎么办.”
“用手摸啊”
菁菁听到此言.非常同情地望着他.
春亮从钱包里拿出一百块钱.塞入他的手里.
“老伯.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他的身子微微抖了一下.脸上流露出非常复杂的表情.
“你拿回去吧.我怎么能要你们的钱呢.”
“老伯.你就收下吧.再推下去.就冷了我们的一片好心了.”
老伯的鼻子抖动了一下.眼睛红了一片.
“你们真是好人.好人”
“老伯.你每天都是一个人呆在家吗.不出去走走吗.”
“哎.”他叹了一声.“像我这把年纪的.基本上都不在喽”
菁菁仔细瞅着他的脸庞.估计年纪应该在八十多岁左右.
春亮听到如此伤感的话语.不知道下一句该说什么.
“你们知道么.我们村子曾经出了一位将军.”
“将军.”
“是啊.曾征少将啊.你们沒听说过.”
“听是听说过.可不是很熟悉.”
“那我给你们讲些他小时候的故事吧.”
“好的.你说.”
根据他的描述.曾征的童年十分不幸:出生于广东惠阳一户贫苦农民家中的他.7岁时就跟着父母哥哥逃荒讨饭到了广东龙川县的岩下墟;接着是父母兄长因贫病交加相继撒手人寰.孤苦伶仃的他成了一名流浪儿.被人贩子骗卖了几处;13岁时又被拐卖到江西x县留车篁乡牛斗光三个中队在河角集中编成县赤卫大队.曾征被编在二中队当战士.同年10月.赣南行委决定调集各县地方革命武装组建第三十五军.曾征随县赤卫大队开到信丰县城受编.分在红三十五军军部特务营当通信员.
红三十五军组建后.立即奉命前往攻打赣州.后因敌情变化.停止攻赣州.转往南康大余信丰安远xw等县打游击.曾征跟着特务营营长陈必达转战各地.受到了锻炼.1931年3月.红三十五军北上到达宁都县青塘.与红一方面军总部会合.全军受到了总政委和朱德总司令的接见.曾征见到了和朱德等红军首长.心情格外激动.此后.他跟随部队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次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后來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他曾两次负伤.都坚持不下火线.继续带伤参加战斗.
在革命队伍的大熔炉中.更让曾征感到幸运的是.组织上多次将他送往红军学校红军大学航空学校学习文化政治军事.最令他终身难忘的是贺龙师长给他送钢笔的事. 那时1940年.组织上调他去八路军一二0师高干班学习.一天.贺龙师长來学习班看望学员.一见面贺龙老远就问道:“曾來古原名.你來了.”
曾征忙举手行礼.笑着答道:“是.首长好.”
贺龙知道曾征文化程度低.又问:“有什么困难.”
曾征直爽地说:“其他困难可以克服.就是沒有笔.记笔记很不方便.”
还沒等曾征说完.贺龙就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他的钢笔给曾征:“拿去用吧.这还是支美国派克笔哩.可好用啦.”
曾征感激地接过贺龙送给他的宝贝――一支黄灿灿的派克笔.喃喃地说:“这下可好啦.”在旁的战友为之送來了羡慕的目光.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