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第三十八章 两将之殒(一)

本章节来自于 江山狂乱 http://www.lishu123.com/10/10902/
    东城门的动静恰让正在带人布置过年文告的敬翔知晓。敬翔见我如此,也顾不得我还在盛怒之中,跟上与我一路道,

    此事太尉虽生气,但请三思!擅自迁离家眷虽犯军规,但朱都使现手握重兵在外,太尉未及布置周详就追回其家眷,夺其兵权不免草率。朱都使未易轻取,恐其猜惧生变!

    闻听此言,刚才还一脑门热度的我此刻才清醒过来。不能这么办,确实太草率!忙又遣人去追回那两路人马。敬翔又道,

    未知那朱都使此举是何用意,确也让人不放心,太尉也不得不防,谨慎为上!

    我也想到了,于是我又命亲将蒋玄辉带一队人去曹州,带些物资只说去犒师,又暗中嘱蒋玄辉带我的密令给李唐宾,让他监视朱珍的动向,若有异动及时报告。之所以不把密令给庞师古,是因为以庞师古的为人和他与朱珍的情义,他根本干不了监视这个活儿,反而会让他对我心生嫌隙,还是得利用李唐宾和朱珍的不和。

    谁知几天后的一个夜里,李唐宾单骑自曹州来。他慌忙闯进府中,一见我便道,

    太尉大事不好!自蒋公赴曹州授太尉之命于末将,不知谁人走漏消息,那朱珍有所察觉,事事防着末将。朱珍今夜召诸将饮酒,情绪不对,似有反意。末将找了个由头出来欲回汴州报告太尉,出城门倒被朱珍手下拦截,是末将斩杀他两人才得以脱身。他若无异志,为何拦着末将?他必是想反!

    听李唐宾所说,我已不似前几天那样冲动,李唐宾素与朱珍不对付,我又有密令于他,他难免先入为主,朱珍平日里又不拘小节,李唐宾对他的举动反应过激也正常。不过这样总比反应迟钝强得多。

    正不置可否间,侍卫又匆忙进来道,

    太尉,朱都使进府了!

    闻言我忽地站起道,

    他带了多少人?

    话音刚落,只听朱珍的声音从屋外传进来,

    兄弟我只身来的!哥哥如此信不过兄弟,要杀要剐随便吧!

    转眼朱珍已闯进门来站定,他用愤怒而怨恨的眼神看着我,我则直视着他。屋内一切瞬时凝固了。

    不知过了多久,他的目光渐渐缓和下来。我却没有让步,而是狠狠地盯住他那张已有些恐慌的脸,就是要让他知道他在冒犯谁。

    终于他低下头,忽然跪伏于地道,

    末将朱珍向太尉请罪!朱珍不告而擅迁家眷,冒渎军规,请太尉降罪!

    一直在旁的李唐宾这时轻哼一声,瞥了他一眼。

    原来你也知罪,明知故犯却是为何?见朱珍如此,我缓缓坐下道。

    只是年关将近,思念家人心切,一时糊涂未及报请太尉犯下此举。朱珍头也没抬地说。

    嗯,家人团聚无可厚非,只是两军最高指挥使一时糊涂便可不顾军规,我这军中还有谁不能一时糊涂?今日是你,明日是他,宣武义成军竟早解散了的好!当初你去青州,你帐下都虞侯张仁遇说若有不听调遣者,让你允他先斩后请之权,你告诉我你是怎么办的?

    跪在地上的朱珍吃了一惊,神情慌乱,却并不答话。

    怎么不说了?我记得你是一刀便结果了他,好不干净利落。然后你遍告军中,说这就是企图专擅的下场。现如今你所为与张仁遇又有何区处?

    朱珍一听此话,忙叩头道,

    哥……太尉恕罪,太尉明鉴,朱珍此次决不是有意为之。实是在外日久又逢过年,一时思亲难耐才擅迁家眷,决无他意!我跟随太尉多年,忠心日月可鉴!一时疏忽让太尉忧心,是朱珍之过,只是我有的罪我认,没有的,任凭他人谗言,我却决不能背这黑锅!

    这就是在说李唐宾了。果然李唐宾一听,立马接道,

    朱都使若无他意,何苦要遣人拦我出城?有道是身正不怕影斜!

    李唐宾!朱珍大喝一声,从地上跳起道,你还满口胡言!我不拦你,让你在太尉而前肆意污蔑我倒称了你的意!我若造反,还一个人冒死来?

    你见我走了,情知事已败露,故意独自前来,险棋一步,以此蒙蔽太尉亦未可知!

    你……,朱珍此刻满脸通红,忽然“噌”地拔出佩剑,而李唐宾也毫不示弱,几乎同时以剑指朱珍。

    都给我住口!见状我忙起身喝道,并伸手抡起旁边架上的一把镇宅的长刀把几上的茶杯斩个粉碎。

    正在此时堂内侧门突然被推开,惠儿正站在门口。

    李唐宾来的时候,我已准备就寝,他来的突然必是有要事,便不及到前厅去,只在与内室有回廊相连的一间厢房见他。没想到朱珍又到,几人在此吵嚷,惠儿肯定听到了。

    见她步入屋内,我忙反转刀柄藏于身后,道,

    惠儿,你不去歇着来做甚?

    夜来妾闻自家人刀剑相向,心惊胆战,睡不着。

    惠儿一边跟我说话,一边却走向那两个仗剑对峙的人。

    那二人正不知所措地看着她。

    只听她对朱珍笑道,

    小郎自前线归来,你哥哥这里理当好酒相迎,只是怎么还没开宴,倒先舞上剑了?

    她平常在部众面前,均是称呼朱珍“都使”,私下里才称他“小郎”。现在当着李唐宾的面,还有几个侍从也在,却直呼他“小郎”,显然是在告诉这屋里所有人,包括朱珍本人,朱珍受她的信任,也就是受我的信任。

    朱珍听惠儿如此言语,也缓过神明白过来了,当即撤剑回鞘,向惠儿躬身道,

    朱珍鲁莽,惊扰了嫂子,嫂子见谅!

    惠儿又以目视李唐宾道,

    李将军一向是太尉倚重的肱股之将,此次又为公事夜遁远道,必十分辛苦。正巧年关府中备下佳酿,何不与太尉兄弟一醉方休?

    李唐宾早已撤剑在一旁,只唯唯应道,

    不敢不敢,扰了夫人清静,唐宾死罪!

    惠儿微微一笑,又看了我一眼,方对一名侍从道,

    去备上好酒来!

    她这才走到我身边笑道,

    夫君还站着干什么?快入座啊,也请小郎和李将军坐!一面又招呼仆人来收拾破碎的茶杯。

    我情知她是要为二人和解。以前二人不和还只是暗中较劲,这次居然一前一后扔下在曹州的驻军不管,大半夜地跑到我面前来恶语相向拔剑互指,这是前所未有的,而且所为还不是小事,一人说另一人要反,另一个说那个污蔑。他们不是一般的士卒竟闹到这个份儿上,要是真处置一个或者两个都处置,正在天平用兵和围攻秦宗权之际,搞不好会引发军中大乱。只有暂且把这场纷争压下来,谁也没有错,谁都不能责罚,谁都很重要。让他们各自安心,不能让李唐宾认为我是真的不信任朱珍了,也不能让朱珍认为我不以李唐宾为意。他们互相牵制又互有忌惮,这才是我想要的。念及此,我不禁庆幸惠儿及时进来,又以她的聪慧化解了这一触即发的恶斗,又给我们每人一个台阶下。

    不多时,酒菜布置上来了。惠儿亲自与那二人斟满杯,又自举杯道,

    二公向来是太尉的左膀右臂,宣武能有今日基业,俱是如二公般的诸多将士抛家舍命挣来的。今日之事,照我看来皆是误会。俗语云“关心则乱”,二位一心为公,又都一心向着太尉,只是方式有别,难免有误会。这第一杯酒我先敬二公,望二公以大局为重尽弃前嫌。若我的薄面还看得,且请满饮!

    那二人一个道,嫂子言重了,但凭嫂子吩咐,朱珍莫敢不从!另一个道,谢夫人体恤,当尽心为太尉和夫人效命!

    惠儿平常从不饮酒,此时却先那二人一饮而尽。今晚若不是她,刚才我也在盛怒之中,这件事如何收场还难说。我心里对她既感念又痛惜,遂道,

    惠儿,不如你先去休息,我们兄弟三人再痛饮几杯!

    惠儿对我展颜笑道,如此甚好!遂起身离去。

    事已至此,我又对那二人多加劝慰,好言安抚,二人最后也互相敬酒谢罪。最后留他们在府中过夜,翌日清晨回到军中。

    表面上看二人敌对情绪已然不在,但我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岂是几杯酒下肚能化解的?况那晚之事非同小可,若说他们以前还只是互相有不满,经此事后只怕要种下仇了。追根溯源还是那朱珍有时行事过于任性,又自恃位高,便谁也不放在眼里。有这么件事也好,也是对他的一个警告。

    现如今一年多过去了,我仍安排二人在一处作战,也再无大冲突发生。惠儿也曾劝我把他们调开,制衡之度一旦过头,反而会耽误大事。而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围剿秦宗权我亲临蔡州,初战徐州他们又接连取胜,便没再把他二人不和之事放在心上。事实上我心里也存着侥幸,也许他们之间的芥蒂时间一长便会搁置起来也说不定。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旨酒斯醇的小说江山狂乱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江山狂乱最新章节江山狂乱全文阅读江山狂乱5200江山狂乱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旨酒斯醇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