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义军匪兵
五月间,徐州来了一支队伍。他们自称“义军”,举着“黄”字令旗。人真多啊,得有好几万,个个麻衣草鞋,手拿大刀棍棒。
早听说山东地界上有造反的,为首的是两个私盐贩子,王仙芝和黄巢。听说往南的很多州县都被他们劫掠过,有几个地方官员都被他们杀了。
真是有胆量有能耐,造反的没有点见血的手段如何出人头地?大丈夫就当如此,就样活着才够味儿!再看看自己的生活,整天窝在这个小地方,所作所为却是那么幼稚无聊。我笑大哥没出息,可我的出头之日又在哪儿?
虽未谋面,只是听闻,我便禁不住对义军的羡慕和向往。现在他们来了,我的目标顿时也明确了。混日子的日子也该结束了,像刘崇说的,要干正经事了。但不是耕地喂猪,而是参加义军,造反去!我听闻那汉高祖刘邦和光武帝刘秀都是造反起兵夺得江山,我虽没那本事聚众起事,但凭着一身的功夫和勇力跟着人家造反,兴许能建功立业拜将封官得个家门荣宠,也不枉祖上历代博功名之志。即便不得成功,也可跟着义军四处攻伐得长见识,寻找出路,定还少不了占了那大户的金银财产,再得个娇妻美眷,也不白出来一遭。
我的想法和二哥一拍即合。我俩兴冲冲地拜别苦苦劝阻的母亲和大哥,又去与刘崇道别。刘崇听罢连连摇头。
一个时辰后,我哥俩出现在黄巢队伍驻扎的营地中。
我们和其他几个来投军的被带到一个人面前。他头发花白,络腮胡须,身材魁梧,一双怀疑的目光显得城府极深。
这便是咱们黄将军。领我们过来的兵士说。
黄巢把我们这些人打量了一圈儿,又多看了我和二哥几眼。只问道,打过架吗?
不瞒将军说,在乡间还没有哪个能打得过小的们。二哥答道。
黄巢似乎很满意,摆摆手让兵士带我们去编进队伍里。
我成了黄巢义军的一支小伙的士兵,开始了真正打打杀杀的生活。
宋州一战,义军失利,而且分成了两路。听小伙的伙长吴三义说,往南的那支队伍是王仙芝的,本来打宋州前,王、黄二人已经因为朝廷招安之事起了纷争遂分兵作战,因都打宋州才又合兵一处。宋州既不下,王仙芝便独自领兵又往南。
伙长大哥,那咱们黄将军再去打哪儿?我凑近吴三义悄声问道。
这谁知道,自然是哪里有油水去哪里,你我出来玩命还不是为了口中粮,身上衣?看那地方能吃能拿才打,官军太厉害就赶紧跑,难不成真把命玩儿掉?这宋州就死了两千多,死了就什么也没了,白死!所以啊兄弟,好好留着你这条命,待打进大城,劫了那大户,粮食金银小娘子,随便你取!吴三义道。
其实这义军正像吴三义说的,根本没有什么作战方案,全看黄巢一人想到哪儿指到哪儿,便打到哪儿。老百姓和官军称义军为“流寇”,这“流”字用得好,就是到处流窜嘛。我先是往南去了湖北的几个州县,又折向北,往河南、山东。短短数月内,我走的路去的地方已远远超过我二十五年里的经历。大小仗十几场下来,我发现以前瞎混的日子也不是瞎混的,我就是个打砸抢的把势,在义军里干这个真是如鱼得水。唯有杀人,起初还有点犹豫,可大伙都这么干,我若迟疑岂不落人笑柄?所以渐渐地杀人对我来说跟杀鸡也没有区别。我不但还活着,而且愈战愈猛。
一次攻一个小县城,没想到那里的官军顽抗地很,最后城是攻下来了,官军弃城而去,但义军
江山狂乱最新章节第二章 义军匪兵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