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节第三百零二节
这麽说吧,从头至尾,宴会都是在一派热烈而友好,外带虚情假意地吹捧气氛中进行的,人家几位主要领导,出于维护本地利益的考虑,在向汪儒铭大献殷勤,说过年话,灌**汤的同时,也把差不多一样的热情,奉送给了这个尚不知深浅的买卖人——由于一时也闹不清这主,到底跟北京来的大记者有甚麽交情?其中一领导,甚至还几次三番地询问冯总的公司和经营业绩,并不失风度地有意插科打诨,善意玩笑,说你冯大老板在我们这的一亩三分地儿发了财,为啥也没见请我吃饭呀?真不够朋友云云;不禁激动得冯总热血沸腾,象是见着了亲人解放军似的,连北在哪都找不着了,而心里,也便愈加增添了对结识这个北京记者的渴望。
对于这些在一般生意人看来,有多了不起的场面和高规格的待遇,其实呀,作为他汪儒铭这样的人而言,早已不算是甚麽了,见惯不惊,屡见不鲜,小菜一碟。原因如下:首先,是他的“无冕之王”的特殊身份和红顶帽子使然,又是来自北京中央大报,对于地方党政领导,甭管是甚麽级别的干部,都有一份无形的压力;何况,此次又事出有因,一篇稿子,就导致了开展一场专项治理整顿行动,使得几十个现役军人都被下了大狱,哪个当官儿的能对此熟视无睹、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呀?就是为了自家的政治前程,也犯不着得罪和怠慢这类刀笔吏?其次是他汪儒铭,毕竟不是小家小户的平民出身,大官儿见得多了,经历过的重要场合也不少,区区一帮地方干部,又岂会放在他的眼里?再说了,还有一份挺巧合的缘故,就是没承想,在座的几位领导,除一人外,居然均来自北京,有籍贯所在的,也有各部委下派的;总之,竟有了一份老乡见老乡的亲昵之感,也便更增加了友好的气氛。
宴会,热热闹闹,友好而祥和,至深夜方散。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