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150、江滩摆阵

本章节来自于 边境插队手记 http://www.lishu123.com/10/10504/
    打井土建技术由云龙负责,团支部组织起青年突击队,我们打着红旗上了江滩,打响了提水上岸的攻坚战。

    爱辉古城有那么多水井,但没有一个是在冬天打的,更不要说在寒风呼哮的江滩上打井了。

    你想想:铁镐对石卵,那是火星对火星,三下两下,镐尖就秃,这活真的没法干。倪智刚之所以在信的最后愤慨地提到茅坑和擦屁股,就是他认定没有人会下冬天打井这个决心。

    但在我的脑海里,这只是北面以水改土的一个开始。作为整体水利工程的第一步,就是用一年时间,打井筑堤,把黑龙江水引上岸,明年在沙土地上种上水稻;不远的将来,则要铺设活动喷头,对易旱的沙土地进行“人工降雨”。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结束北面沙土地冬天拉泡子泥、夏天挑水抗旱这种劳民伤财、劳而无功的形式主义。

    大队郭书记担心我“好高骛远”,是怕我费劲不讨好,到头来落下一片责难声。但既然知青要在这块土地上生存下去,总得有自己的活法有自己的目标,哪怕失败我也认了。我相信无论在怎么样的艰难处境下,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会去寻找生活的希望,这是年轻人的天性。

    云龙带领七个人,在只有2米多深的旧井上架起了吊架,刨出了旧的木头井壁,换上了直径1.5米粗的水泥管。然后两人一组轮流下井,刨去冻层,继续下挖,边挖边下沉水泥管。经测量,这个竖井打到冬季江水最低水位,要9米深才行。

    竖井的作业直径是2米,非常狭小,下井作业的人必须脱去棉袄棉裤。他们的汗水冒出井口,成了白色的蒸汽,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凝结下,迅速化成细霜,升腾在空中五六米高,散落下来,在井口四周形成了一个白圈。

    青年突击队20多人负责在沙滩上开挖江心到井口的渠道。

    这是因为怕沙滩塌方,从9米深的竖井底部延伸到江心这一段的引水渠道,必须从江滩上打开,然后埋下直径0.6米的水泥管,工程长度在230米。

    寒冬季节,江滩上的卵石和沙土冻层达到近1.7米。十字镐砸在卵石上冒出火星,飞出的碎片把突击队员的脸都击出了血。三镐下去,镐尖就秃,几乎没有谁的手掌虎口不被震裂的。

    为此生产队为每人准备了两把大镐,还派出一人驾着花轱辘车,每天专门把工地打秃了的镐,送到古城铁木社碾镐尖。

    我和好多上海知青一样,放弃了回上海探亲。

    和农场兵团知青不同,不知什么时候,在黑龙江插队的知青,两年回一次上海成了一条不成文的约定。

    因为农场兵团每年有一个月的探亲假,探亲有路费,假期有工资。

    而插队知青靠挣工分过日子,没有什么假期,也没有什么路费。两年回上海探亲一次,不光可以省下路费,而且也可以在上海待上两三个月,玩个痛快。

    今年冬天,一些本来应该轮到回上海探亲的知青留了下来,就为了打好这口井。

    整整40天,我们在江滩上顶着呼呼的寒风,不知敲秃了多少铁镐。

    当竖井的大水泥管和引水渠道的小水泥管在9米深处接通的那一天,云龙却爬不上井面了。

    大家在井口吊架上放下运土的柳条筐,将浑身汗水湿漉的他从井底吊起后一看,他的两条腿关节受寒发炎,已经肿得比大腿还粗。

    我说:“早几天就看你走路不利索,怪我不细心,

    边境插队手记最新章节150、江滩摆阵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七里夫子的小说边境插队手记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边境插队手记最新章节边境插队手记全文阅读边境插队手记5200边境插队手记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七里夫子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