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 136、手扶来了

本章节来自于 边境插队手记 http://www.lishu123.com/10/10504/
    地区农林办的孔主任和张宝民没有食言。

    去年底曾答应拨一台沈阳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给我们生产队,今年9月,打了个电话给我,说指标下来了,让我们去北安付款提车。

    队委专门开会讨论谁来开手扶拖拉机。

    我在会上向大家推荐了人选:蔡景行。早在去年底,蔡景行听说地区要拨给队里一台手扶拖拉机,就跟我说,一旦手扶拖拉机来了,他就申请从大队机耕队调回来。

    我还提名了手扶驾驶副手:汪永德。被判过两年刑的汪永德年初“偷油未遂”后,鬼知道我是怎么想的?不光没有追究他,反而让他去粮库工地带工干活。结果出乎我的意料,自此他变了一个人,壮实的身板像是有使不完的劲,一直成为大田干活的带工人。大半年下来,大家对他赞誉有加,都说他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对这两个人选,队委会一致通过。

    蔡景行在大队机耕队干活是没的说的,但平时爱提个意见什么的,领导不怎么喜欢他。既然生产队要人,也就同意把他放回来。反正各生产队有的是想去的,大队机耕队不差人。

    不过,对蔡景行从大队再回生产队这事,总有人觉得反常,于是传来了许多猜测:有说我不顾大局,只从局部利益出发;又有说我和蔡景行私交好,让蔡景行回生产队是想以后有机会把他送到上海上大学。

    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爱搞阴谋的人总觉得周边处处有陷阱;喜欢对抗的人老觉得身边处处是对手;猜别人是怎么样的人,往往自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其实,我知道,蔡景行是个喜欢搞革新的人,可他总是碰壁,越干越没劲;而他也知道,我会支持革新,别看小小手扶拖拉机,也许能干出大事情。当然,我相信还有一条,就是他作为知青,也想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来支持我这个当队长的知青。

    要讲私交,我想说明一下:由于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剧增,政府对我们这代人采取的做法往往是一刀切,无论什么事都是统一就近安排。这样,我们好多知青都是一个小学、一个中学、再一起插队的。甚至我们的弟妹也互相是同学,连父母互相都很熟悉,蔡景行只不过是这样知青中的一个。

    话说回来,刚下乡时,他们并不支持我,甚至还“反对”我。不过时间不长,我们依然和好如初。尽管现在私交相当不错,但推荐上大学的事,蔡景行从来没提起过,我也从来没对他承诺过,那时的知青还是比较单纯的。

    晚上,在大队机耕队交接完工作的蔡景行

    到我宿舍来聊天,说起最近别人对他回队的种种猜测,他觉得很好笑,问我:“那个李晓兰你还记得吗?”

    我说:“怎么不记得,不是调到别的生产队去了吗?”

    今年春天,大队党支部书记郭木森有一次对我说起自己的苦恼:公社指名道姓地要调走生产队一个叫李晓兰的当地青年,此人是社直单位一个干部的女儿。生产队对这样的直接调人有意见,不同意放人。老郭左右为难,一气之下,说自己不想再管这件事。

    可是公社有的是办法,让李晓兰打了个申请转队的报告,这不算是直接调人吧?然后派一个公社党委委员来做生产队的工作,硬是把李晓兰的户口迁到了另一个生产队。

    蔡景行说:“李晓兰后来一天也没去那个生产队,在家休息了半年,前两天直接拿了招工名额去县城了。”

    他气愤地说:“身为国家干部,让贫下中农再教育知识青年,对自己的子女却大开后门。这种真正反常的事,倒没人猜测,也没人说句公道话了。”<

    边境插队手记最新章节136、手扶来了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七里夫子的小说边境插队手记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边境插队手记最新章节边境插队手记全文阅读边境插队手记5200边境插队手记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七里夫子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