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村好像没有赶集的风俗。
下乡这么多年,就没看到过集市贸易,也许是那个年代割资本主义尾巴的缘故?
但这年年底,瑷珲古城弄来了很多商品,不叫赶集,叫“商品交流会”。
上面领导说,是因为全公社完成了当年人均上交国家一吨粮的任务,作为奖励,决定办这次“商品交流会”。
那天清晨,供销社还没开门,街边就围起了一大群人。
妇女们提着布包,老头儿手插袖口,年轻人挤作一堆打闹,小屁孩们扒着窗朝里瞅。
路上,四下村屯的人还在不断地蜂拥而来,大家招呼着快走,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供销社门一打开,屋里立即就拥满了人,挤得墩墩的。商店里摆满了货,还新搭了几个柜台,人们费劲地从这个柜台挤到那个柜台。
供销社主任用个大喇叭使劲叫唤:“别挤,别挤!场院里也搭了棚,大家可以去那儿看看!”
人们拥向供销社的场院,只见露天的雪地上,搭上了一排排木板,算作简易的柜台。东西真不少:新式的半导体收音机、凤凰牌自行车、上海平面手表、各种各样的花布、新书、哈尔滨牌香烟、硕大的苹果、皮靴、皮帽……
我特意想来看看有没有白象牌铁锹,这铁锹钢质好、轻薄弹性、再粘的土它也不沾。平时看老乡使得挺逮劲,一直也想自己能有一把这样的好锹。可挤了半天也问了半天,都说这次交流会的商品是生活用品,没有农具,于是只好死心,什么也不买,就凑合着看看热闹罢了。
在人群中碰见了好多来自邻队的知青,认识不认识的,打个招呼点根烟。又见蔡景行买了本《中国地理知识》,说以后学习起来又有一本工具书了;肖明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说明年下地干活有了方便的“快马”了。昊宇买了好多苹果,把外衣的四个口袋都塞得满满的,说这么大的苹果是今天交流会上最吸引人的东西。
热闹了一整天,我什么也没干。
晚上,我在武装民兵连值班站岗。
肖明跑来紧张兮兮地对我说:“吴茂财屋里睡着个女人!”
在这里要交待一下:在我回队前的两个月,被判了两年刑的汪永德和吴茂财也刑满释放,回到了知青点。
细心的读者一定还会记得,因为他们
,我当年也被关了十天笆篱子。
话还是回到吴茂财屋里睡着个女人的事吧。
那年头,知青都已经老大不小,谈个恋爱失控的事时有发生。
我中学同班一个在邻队插队的女同学,,与我们队女知青也熟,都是一个中学来这儿插队的,前一阵流产,就到我们知青点女宿舍住了好长时间,因为我们知青点伙食不错。
说实在的,我不想管这种男女之事。
以前插队干部在时,老孙每晚一到九点,就背着手电筒到知青点来查夜。
他曾对我说过:知青年纪太轻,上海人自己现在不要谈恋爱,更不要让上海人与当地青年谈恋爱,9点钟以后,必须让他们离开异性的宿舍。
但现在知青年龄越来越
边境插队手记最新章节110、同宿一屋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