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背后暗流
中午,满天乌云,雷声隆隆,一股潮湿的土腥味,从西北奔东南而来。
这场雨如果下下来,那么干涸了的土地,又可以饱饮一顿了;半枯焦的苞米,也可以展开叶子,等着雨水的沐浴了。
杜义田等一些人参加工作组办的学习班去了,在西边这块大豆地里铲地的都是上海知青。
吃了午饭,我们在田间的地营子里僻开火辣的日头休息。
因为地远,老乡在田头用土垒起简易窝棚,他们把它叫作“地营子”,可以临时挡风避雨。
大队党支部书记郭木森正好路过,向大家宣布一件事:前几天队里评五好社员不作数,现在要重新提名。
其实,那天评选会结束后,知青都很有意见,尽管新知青才来几个月,没资格参加评选,但老知青来了一年多了,也没有一个评上五好社员。
知青当时就想公开提意见,但被我们压下,让大家忍着点算了。
现在,大队党支部宣布重选,大家在地头欢呼了一阵子。
郭书记接着问:“杜义田这人怎么样?在青年的不团结现象中起了什么作用?”
大家七嘴八舌说:“早就看不惯了”、“这样下去还像什么生产队!”
郭书记静静地听后,讲了一通要大家敢于同歪风邪气作斗争的话,走了。
雨没有下,天气格外闷热起来。
解放军工作组去搞外调了。
他们不仅到县里、到地区,还到西岗子去外调。
听说西岗子在日本占领时期,是日军的重要据点,当年古城里有一些人就曾给日军当过保甲长;还有人经常去西岗子煤矿逛窑子;斯大林期间,从苏联逃难过来一些白俄罗斯人,其中有一个在生产队落下脚的白俄女人,在
西岗子也有什么亲戚关系。
反正这些上一辈子的事儿,只要还有人在,工作组都去查了个遍。
当然,上一辈的事并不是这次工作组的重点。
他们这次主要就是为了解决队里的不正之风。
他们外调回来的那天晚上,就和贫协的人开会沟通情况,听说我写字快,把我叫去作会议记录。
从他们的谈话中,可以发现队里这股不正之风的背后还有其它原因。
地委有一个干部,七拐八弯地同杜义田有点亲戚关系,去年到生产队蹲过点。
杜义田在这次工作组来了后,去找过这个干部,他对杜义田说:“你们干吧,我支持你们,我去和队长孙洪才说,让他靠拢你们,如果不行的话,就把他搞得蒙头转向。现在,队长孙洪才他们已经怕你们了。”并说:“新来的知青站队不清楚,不要发展他们入团。”
这让我大吃一惊。
我们下乡是来接受再教育的,所以平时处处强调“斗私批修”。无论什么事发生了,先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对。
 
边境插队手记最新章节13、背后暗流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