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初入京城
1-7 初露锋芒
都是新入职的员工,大家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新老资格之分,而且年纪不相上下,很快赵明东就和他们打成了一片。
由于大家的起点都差不多,所以在一起交流起来变得非常顺畅,相仿的年龄和愉快的工作环境让赵明东如鱼得水。王元对于公司的管理充满了人性化,他经常会以头脑风暴的名义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各抒己见,这给了赵明东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他的发言总是赢得大家的掌声。他不断地在业务中对销售技巧进行总结归纳,加之高中良好的语文基础,他的销售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事和公司主管都对他刮目相看,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电话销售是一件很枯燥的工作,每天他都要抱着上百个电话号码,一个个的打过去,然后千方百计地找到公司广告部或者总经理的姓名、电话,沟通过后把传真发过去。赵明东每天都要打近百元的长途ip卡,发出去五十多份传真,他相信量变形成质变,没有量的积累是没有好的结果的,并且把这种理念在交流会上提了出来。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作为管理者的王元自然是希望员工都能积极勤奋,然而张伟等人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他认为无效的电话和传真会浪费公司的资源。
赵明东针锋相对的提出,在根据公司项目查客户资料的时候就应该有了第一遍的筛选,基本上能确定要沟通的企业是不是目标客户群,在锁定范围后的第一轮陌生拜访中,没有人能肯定这个客户一定是或者不是我们的意向客户,这样对于不确定的客户只能按照有可能处理,这种有可能的基数越大,那么成单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还是要有一个量的积累。
赵明东还建议量化大家的日业务量,每天统计客户拜访和有效传真数量,这个建议一提出,除了主管李勇和总经理王元,几乎所有的人都用惊诧的眼光看着他。
王元非常赞同他的看法,于是要求所有的业务员每天要打一百个陌生拜访电话,发三十个以上的有效传真,并作好记录以备抽查。
赵明东为公司采纳自己的建议非常高兴,然而罗红和张伟可不这样想,下班的时候,张伟和罗红非要缠着赵明东研究一下哪种工作方法更科学。
张伟问赵明东,“你觉得每天打那么多电话不累吗?”
赵明东回答,“累当然累,不过赚钱哪有不累的啊,付出才有回报,付出越多回报越多啊。”
张伟略带讥笑的说,“一般都是笨鸟先飞早入林的,可是我们现在的水平不一样啊?你这样提出量化工作后,对你来说可能无所谓,但是我们都得跟着走量,那不等于浪费吗?”
赵明东明白这是对方在说自己笨不过他并不气恼,“在没有出来业绩之前,谁也没办法证明自己是聪明的还是笨的啊,而且多打电话第一可以扩大成单基数,第二还能提升沟通水平呢,这不是挺好的事嘛!”
罗红插嘴道,“你一个打工的,怎么还替老板出主意剥削我们员工啊?”
赵明东严肃的说,“我不觉得公司和我们是对立的,我们也不应该把公司和我们的关系当成是雇佣关系。”
张伟一愣,“难道你是股东?”
赵明东嘿嘿一笑,“我不是股东,我只是觉得生活第一是谋生的手段,第二是理想实现的舞台,我们需要公司提供舞台,公司也需要我们推动着往前走,两者是共存共荣的关系,不存在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我们和公司在严格意义上是合作关系,是共同促进的关系。如果公司发展不好,那我们也赚不到钱
京都底层人物的生存记录—跨越最新章节1-7 初露锋芒地址
()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