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二十一章 命运无常

本章节来自于 宦海风流 http://www.lishu123.com/0/968/
宦海风流第六部吏部外郎第二十一章命运无常

    二十一章命运无常

    五百贯钱。到底是谁给韩一良的。到最后也没搞清楚。但这个案子引发的风波却牵连颇广。至顾命大臣。下至头小吏。无辜下狱者数百人。

    丘度被流放后。为杀人灭口。董含等人又矫旨毒死了刘挚梁焘。谎称狱中自尽。又将何锡等二十三名刑部官员。发配幽州充军。使案情再无法追诉。

    但是由韩案引起的&qt;场动荡还不算完。某些人的政治目的达到了。另外一些人见有机可趁。于是便浑水摸鱼顺势牵连。准备借助这个难的良机。除掉自己的敌人或者暗中仇视者。

    “参知政事”李景俭就是这样一个聪明人。此人是念宗皇帝钦点的顾命七大臣之一。但是比起铮直果敢声望威隆的窦刚及文质彬彬政务熟的卢士琼等人来。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要差的太远。即便是七大臣排名最末的“司农卿驸马都尉”钱伯芳。声誉都要比他好一些。

    原因是。李景俭此人不学无术。贪鄙好财。他的发迹。完全是靠着厚颜无耻的巴结奉承溜须拍马来完成的。而且巴结的对象还格外让人鄙视。那就是皇帝身边的近侍。

    念宗皇帝在世时。非常宠信几个大宦官。因为这几个人对他登帝位有很大的帮助。念宗认为他们有拥立之功”。又是容易掌握控制的身边人。于是常常以重任。信任尤甚大臣。其。有一个叫高师成的太监。陪伴念宗。须臾不离左右对皇帝的喜好非常熟悉。常能取悦君。于是。李景俭便千方百计的巴结他。象敬父亲一样恭顺高师成。称之为恩府生。

    李景俭很贪财。利用职权大肆索。但他又非常猾。常利用他人为自己敛财。自己并抛头露面;积敛巨财后他也不像一些守财奴一样不知道金钱的真正利用价值。而是拿出其中很大一部分。再进一步的赂收买宦官近侍

    靠着高师成等&039;官帮助。李景一步登天。被宗皇帝授为“户部度支司郎中”。不久又迁升“度支使”。兼“盐铁使”掌管天下租庸税收。开始进入周帝国的政治中枢。后念宗驾崩。他竟然又被任命为的位尊崇的命大臣。真正是小人的道。一发不可收拾。

    此人虽的重任。实际论起公务能力却是草包一个熟知之人暗笑其势不可长久。但李景十分圆滑狡黠。七大臣之间彼此都有缝隙矛盾唯李景。能和其余诸人保持良好系自他主zhōngyāng经济工作后。将国家财政搞乌瘴气。困顿不堪。但也很少有人找他麻烦。可见。他的工作能力虽不行。但为人处事确实很有一套。

    就是这样一个会做的乖巧之徒也有切齿痛恨的目标。那就是和他共同主持经济工作的“部侍郎”杜黄裳。

    杜是个十分清廉正的官员在安官场流传很多他廉洁奉公的故事。有一个故事是。“员外郎”丁晋和杜黄裳交好。两人情真挚。可谓无话不谈。连黄裳都承认晋虽名为弟子。实是他最好的良之一。有一次。丁晋到杜家做客。看到他家的门都非常破旧了。此时正是炎夏季节。别人家都已经换了新门帘。可是杜家却还是用着去年的旧物。丁晋便很好奇。私下询问下人才知道。杜黄裳最近把自己的。都接济给了一穷士子。自己家却是困难的连张门帘都舍不的换了。丁晋听了很感慨。是临走时。便偷偷的放下了十贯钱。让杜黄贴补家用。

    可就是这十贯钱。险些让两人连朋都做不成。杜黄发现后。连夜便差人将钱送回丁府。还附带着一份信。严厉的训斥了丁晋的这种行为。说。如果两人都是白身。朋之间互相接济。本应当。但现在既然你我都是朝廷官员。这种行为就是非礼非法。如果不是相交深厚。恐怕还要误会丁晋这是明显的行贿。总之。杜黄很生气。后来。还是丁晋好脾气的赔礼道歉。再三解释清楚。将错误归结为自己的考虑不周。这才平息了他的怒气。

    如丁晋这样好的朋。只是私下接济一点小钱。杜黄裳都坚辞不肯。险些反目。可见此人原则xìng之强。

    而杜黄裳在为国理财方面。也很有一手。他是最早着眼于南方的人。在念宗皇帝时。他曾建议朝廷大力征调江南&039;税以缓解国家困难。后成为“户部侍郎后。身体力行。创办良多。他又完善了李景等施行的有很大缺陷的榷盐法。使盐利收入达到国家总收入的一半。可以这么说。这几年帝国兵革之际战事剧烈。而国家财政极度困难而危危不倒。靠的就是杜黄裳施行的一系列有利的经济政策。如果没有这些积极的政策支持。恐怕。大周帝国现时的局面。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不过。李的贪财和杜的清廉。不是他们结怨的矛盾点。造成他们之间激烈冲突的。只是工作问题。也就彼此施政观点和经济政策的严重对立。

    李景俭的政策。总结一点就是竭泽而渔。只贪眼前利益。不管长远发展;还有一些诸如钱爵以钱赎刑之类的荒唐政策。可以说是完全不择手的敛财。给朝廷的声誉造成很的负面影响。不利于经济状况的长久改善。

    而杜黄裳。却是个很有责任心的官员。他对帝国的财政状况。有着非常清醒深刻的认识。也熟悉民间百姓疾苦。执政户部时尚只是的位尊崇。实权通常掌握在侍郎手中。要求下面人员。严格实行除租调外。不的对百姓横征,税的政策。有很隆的声誉。

    他对李景俭的一错误政策。也多有批评李曾经让陈担任“转运使”这个重要职务。陈是个很严厉的人。做事古板。他负责征括百姓的违负拖欠。及捕逃民户应纳租调。因为手段不的当。结果所作所为几乎就是明抢。不仅有达成预期的目标。还让逃户更为增多。杜黄便毫不留情的指出。陈的失

    方面是李景不识人。用人不当;另一方面。是取的税收制度有问题。

    正是因为看到税赋策的种种严重不合理。杜黄裳便把目光投向了税制改革。这时的税制。因为现实状的变化。显的弊端百出。一些有能力的理财官员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没有人愿意当出头鸟。杜黄几番思量不顾丁等好的劝阻。决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开始了税制改革的种种实。如对户的税的改订。准备着为彻底改革税制打下基础。然而。难以预料的命运改变了他的一切

    李景对杜黄早有怨恨。不仅是工作中的。最重要的是他知道。如果把这个事事和己意见相左的人排挤掉以后必遭反噬。但是李景俭并不把这种恨意流露在脸。而是表现的对杜黄裳非常亲切。非常好。面对杜几次的当众责难。也没有因之羞恼发脾气。反而经常对人说:杜为公义不避嫌疑而问责我这对国家来说是好事。我怎么还能够生他的气呢?

    这句话说正气凛然。不熟悉人听了肯定以他是个很正派的官员。但实际呢。李俭却是一个的的道道的携私怨而舍公义的小人。他决心铲除杜黄这个绊脚石后。便对杜的一举一动都比较留心。还暗的派人调查有关杜裳以前的事情。存心是要找出他的毛病。以便有机会进行陷害。

    韩案风波。让李景俭看到了铲除政敌的机会。此中。“刑部员外郎”刘挚和杜黄裳有旧。刘挚身陷狱后。李景俭马派心腹去调查杜刘二人之间的往情况。结果发现。杜黄裳和刘挚两人的关系。竟然非比寻常。

    二十多年前。杜黄裳和刘挚是同窗好。两人都在同一个老师门下读。意气相投。情真挚。后来刘的父亲因犯事被斩首。而家里也被处以高额罚款。导致刘氏家破人亡。并欠下别人一股债。正当刘挚几乎走投无路。深感望时。正直杜黄裳向好伸出了援助之手杜黄将早逝的双亲为他留下的祖屋变卖。代刘挚偿还了债务。

    刘挚感动无比。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给杜黄裳跪拜下来。口中称:兄恩。深如海。高如山。无以为报。如他rì侥幸富贵。当重谢于兄。

    几年后。刘挚先杜黄考中了进士。又很幸运的了京官。家庭条件变的优越起来。于是将杜黄裳亲自接入自己宅中。让他全心攻读诗。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终于。第二。杜黄裳也考中了进士。两个好互相帮助。共同扶携。如果不是后来的变故。当传为一段佳话。

    刘挚当官后。他xìng格中贪婪虚荣的毛病渐渐浮现。人变的越来越势力贪财;而与之相反的是。杜黄裳始终保持自己的高尚节cāo。清廉正直。坚持原则。两个好。因为各自价值观念的不同。渐渐走远。最后。虽然彼此之间并没产生激烈的冲突和矛盾。他们还是选择了道不同不相为谋。从此不再往来。

    杜黄裳虽和刘挚从前交厚。但自然不可能因为这个原因而牵连他被治罪。李景俭抓住的是一个很恶毒的细节刘挚曾赠送给杜黄裳一匹白-驼。后来两人交恶后。黄想把骆驼还给刘挚。刘挚便说。虽然情衰微。但这份礼物是彼此真挚感情的见证。送出去的礼物再送回来。何必做的这样让大家难堪呢?如果你非要彼此划清界限。那么这匹白-驼。就当做是我还你当rì帮我清偿的债务钱。

    刘挚几经推脱。杜裳终于没有再坚持。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这头白-驼他实在太喜爱了。而且也跟随他很长时间。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

    现在。李景俭抓住的便是这一点这白骆驼到底是刘挚赠送给杜黄的礼物。还是行贿给他的脏物呢?

    之所以说恶毒。便因为这个时候。刘挚已死在大牢中。死无对证。而刘挚又是被坐实了贪污罪名。已是人尽皆知的经济犯。那么。他赠给杜黄裳一匹价值高的坐骑。到底里面有没有涉及到行贿受贿。谁也说的清呢?

    到此。杜黄裳是有口难辩。泥巴糊在屁股不是屎也是屎了。丁晋等人为他四处奔走。希望能挽回他的清白。但是没有什么大用。朝廷的调查人员询问杜黄有无此事时。杜长叹口气。承认白骆驼确为刘挚所送。也没有为自己多辩解。

    因为杜黄认为。便自己不是受贿行为。但刘挚的钱物是从何而来呢?还不是贪污腐化的来。那么自己即便没有受贿。也是实际的享用了非法赃物。这样的话。今rì之果。全是由于当rì贪心所致。就是被朝廷处罚。也没有什么可埋怨的。

    为其奔走多rì苦思竭虑的丁晋。听到此事后。不顾师生尊卑。生气的大骂杜黄裳糊涂愚蠢。是个顽不灵的木头脑子。这也无怪丁晋恼怒。这些时rì来。他苦心走动关系。四处援引。为的什么?不就是想尽量为杜黄化解此的负面影响。让他能少被朝廷责罚吗?

    但是。眼看此事已经有了些眉目。希望在捷。杜黄裳却对朝廷中使俯首认罪。将不是自己的罪行也揽到自己身。一副自我惩罚听天由命之相。这是何等的气。何等的愚蠢。

    丁晋心有不甘。却是无可奈何。他的能量毕竟有限。不要说远远左右不了朝廷的旨意。即便是为杜黄裳奔走活动。也要小心翼翼掩人耳目。怕就是如果让景俭之辈知悉。恐怕别人动动小指头。就能让自己灰飞烟灭。

    不过。丁晋等人的活动。毕竟还是有些影响的。也或者是杜黄裳往rì的清誉。在关键时刻起了作用。廷议时。大臣们对于此事产生了比较大的分歧和争论。最后。黄裳虽获罪。但并没有被重处。只是被贬为忠州刺史。品秩降两级。外放为官。未完待续。如yù知后事如何。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天堂发言人的小说宦海风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宦海风流最新章节宦海风流全文阅读宦海风流5200宦海风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天堂发言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