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三十七章 768年的那些事(2)

本章节来自于 宦海风流 http://www.lishu123.com/0/968/
让丁晋极为高兴的是,韩泰在兵部熬了数年后,终于有了极大的进步,今年夏季的时候,被调到“户部”度支司做了从六品员外郎副司长。“度支司”掌朝廷预算收支,管理天下税收使用,是整天和“钱”打交道的地方,也算是个很有实权的衙门。

    韩泰在信中没有过多炫耀自己的“升迁”,不过丁晋熟知好的xìng格,从他能忍不住两次提到自己已经去了户部任职,又唠叨说新环境不易适应、勾心斗角更甚兵部的言语,他便知道,韩泰对于此次升迁之喜其实非常看重和兴奋。

    不过这也难怪,“员外郎”已算是zhōngyāng机关的中层干部,这是一次相当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xìng进步,完全不同于以往品秩的单纯升半级、一级。如果换成自己,大概更难忍住得意炫耀的心情。

    韩泰在信中还提到许昼的情况,这是应丁晋一封信的要求叙述的,因为在年初的时候,丁晋曾听闻许昼大病一场,于是向韩泰询问他的病情。韩泰回信说,许昼病了五个多月,现在jīng神稍好了点,却又去寻欢作乐,整rì大醉而归,许父大发雷霆却也管他不住,韩泰希望丁晋能给许昼写封信,劝说他一下。

    丁晋很快回信答应了韩泰的请求,他也真心希望许昼能听朋们地规劝。早rì结束醉生梦死的放荡生活。但在为其写信的同时,丁晋却感觉自己等人这番作为,只怕是白白浪费功夫,对许昼一点用都没有,与其说是想规劝于他。不如说是聊表心意罢了。

    如果许昼听得进大家的劝说。自己先前十数封信,大概早已见了效果,而与许昼最交好的韩泰,也不会像现在般束手无策。

    这一年中,丁晋和裴居道地信往来少了很多。不是两人交情淡漠了。而是裴胖子地工作一连变换了三次。直到年底的时候,他被外放为南疆“武定军”司法参军,才算稳定下来。

    “武定军”的将军宁赛听说是文人出身。所以最喜任用文词华丽的生做僚佐。看裴居道信中的描述,他应该很得宁赛将军信重。只是偏疆艰苦,军旅生活也很单调枯燥,裴胖子免不了有些抱怨,急吼吼地要求丁晋下次给他寄些新奇籍,以打发无聊时间。

    在黄龙二年76年这一年快要结束地时候,丁晋和二哥丁虎、姐夫黄玉回了一趟老家。在离家三年多后,他终于踏了回家地旅程。

    回家地目的,最重要的是拜见爹娘,一家人见面后地欢喜和伤感,毋庸笔墨渲染,一切不言中。附近的邻居听闻丁家在外面做大官地三郎回来了,都带着尊敬谦恭的神情聚拢到丁家来嘘寒问候;一些在丁晋记忆中,老死不相往来的族人远亲,都突然之间变得无比热情、亲热,提着jīng致的礼物,纷纷门来拜见自己和爹娘;就连里坊内一些财大气粗的人家,此时都放低了平rì高傲的姿态,卑躬屈膝地主动前来攀关系、奉承巴结。

    而丁晋对待他们的态度,时而温和有礼,时而严肃威严,在对方有些忐忑紧张的时候,却又迅速化为亲切热忱,让人如沐chūn风却又不敢稍有放肆。

    第二rì,丁晋拜见的人是郑老旦和岳母。对于老泰山夫妇,丁晋发自真诚地感激他们当rì对自己的资助,如果没有郑老旦提供的那一千贯钱财,恐怕自己现在还是白丁一个:依着自家的境况,今生出头是再也无望了。

    郑老旦夫妇很是欣慰,一方面是庆幸自己当初确实没有看错人,丁晋年纪轻轻便成为一县之令,以后前程远大,不在话下;另一方面,郑氏夫妇也很赞赏丁晋的不忘本,从其对自己恭恭敬敬的态度便可看出,他不是先前担心的那种无情无义之辈。郑家其实并不指望丁晋富贵后能帮助老两口什么,唯一的希望就是他能对女儿小板好一些就心满意足。而这些,从丁晋的恭敬感恩表现,郑氏夫妇已经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看来,女儿跟他,以后荣华富贵、幸福美满是不用担心了。郑老旦和妻子对视一眼,欣慰地点点头。。

    接着,丁晋又递名刺,拜访了“洪州刺史”张九耀。说起来,张九耀还是丁晋的“师兄”,他们同是窦昭的门生,不过张九耀金榜题名时,要比丁晋提前十年,当年也是名动京城的大才子,丁晋曾听窦昭讲过张九耀,说此人风度仪人、辩才了得,不过宦海浮沉十多年,现在除了臃肿的身材外,身已找不到任何一个“显目”的不同常人的特点了。

    张九耀对丁晋表现得很亲切,虽然洪州离并州千里之遥,但并不妨碍这些老鸟们对官场的一些新秀和耀眼明星们失去关注,不说从zhōngyāng到地方暗地流传的种种“内参”,就是各州设置在京城长安的“进奏院”,那便是一个实力强大的情报中心。

    张九耀深褚官场之道,清楚地知道“人情投资”要趁早,所以并不以自己的身份地位高对方一头,便趾高气扬、得意忘形。他笑容满面,热情有加之余,连连夸奖丁晋是窦座师门下最了不得、最有前程之人,说到丁晋以后必定仕途得意,身居高位时,似乎勾起了他心中的伤感,又唉声叹气说自己等人无德无能、碌碌无为,实在愧对窦师当年的教诲,现在误人误己,后悔也来不及了。

    丁晋看似谦和耐心地听着他滔滔不绝地唠叨。其实内心早已厌烦。这次他来拜访地目的,除了礼节的原因外,他还想见识学习下被窦昭数次夸奖的张九耀是如何口才了得,却没想真正接触的却是这么一位爱唠叨爱抱怨地颓废胖子,也不知其是当年善于伪装欺骗了窦昭。还是这些年在危机四伏地官场载了几个跟头而变得庸俗消沉起来。

    丁晋第四个拜访的人是自己的老师宋公普。宋夫子因为年纪老迈。已经不再担任官学任何职位,悠闲地在家颐养天年。

    不过,虽然说是悠闲,其实对于一个忙碌惯了的人来说,并不是很喜欢的事情。尤其是曾经风光无数、被众多学子和家长奉承高捧地宋公普来说。在经过了最初地一段清闲时光后。他颇感觉有些失落。这并不是说他如何如何热衷名利,而是人之常情罢了。

    恰恰就在这个时候,丁晋带着“洪州刺史”张大人一票人马。浩浩荡荡地来看望自己了。宋老头立马觉得腿也不疼了、腰也不倦了,在邻居们异样地眼神中。jīng神抖擞地迎接众人进屋攀谈。

    礼节周到,态度恭敬地拜访完所有的长辈后,丁晋也没有忘记那些同窗人和儿时玩伴,一一拜访问候之,尽量不给人留下得志后便忘本的印象。

    这其中,丁晋还拜访了陈亮陈自明。当年大考落榜后,陈自明便郁郁地回到了家乡做学问,决心著立作,成就千秋万代地大名声。

    可惜他不久后就发现,单单在家中做学问是不成的,不说名声如何传扬出去,他还需要解决生计问题,需要吃喝拉撒,需要衣裳和食物,而闭关在家,这些东西是不可能凭空从天掉下来地。

    几经周折,托关系、走人情,陈自明还算运气不错,总算混入“官学”中谋了一份差事。可是他的xìng格实在不善于和人相处,尤其是在人际关系复杂的半机关单位官学里面,于是很快便得罪了几个jiān诈之人,结果人家稍稍使些手段,便让他颇吃了点苦头。而丁晋来拜访他的时候,正是陈自明郁闷无比之际。

    陈自明便免不了向丁晋大倒苦水,丁晋好脾气地听完他愤愤不平的控诉,安慰地开导了他几句,知道他也听不进去,便转移话题,说了一些当初同窗学习时的趣事乐事。后来又请陈自明在外面好好喝了一顿酒,将烂醉如泥的陈自明送回家后,又给他偷偷留下几贯钱,丁晋这才告辞而去。

    后来,丁晋在和张九耀的一次攀谈时,无意中说起当rì幸亏同窗陈自明帮助自己,自己才能金榜题名,现在每次想起来,还是对他的恩情感激不尽;张九耀便问了这个人的详情,过后,一道命令下去,便将陈自明调到了刺史府,兼了一份油水不错的闲差。

    不过自始自终,愚钝的陈自明都没有想到这是丁晋帮助自己的结果,反而一边庆幸自己的好运气终于来了,一边对刺史张九耀感激涕零,几年后,还因为这个原因,救了张九耀一命。

    至于丁晋不希望将自己帮助他的事告知的原因,也不难猜测,除了不屑于持恩图报外,他也是觉得陈自明这个人的xìng子并不适合在官场厮混,如果让他知道自己现在有如此“能耐”,恐怕会得寸进尺,要求丁晋为他谋取更大的地位和职务。

    而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张九耀卖自己一个面子,那是看得起他丁晋,并不是有求于他、巴结于他,丁晋不可能做出太过分的要求;再者,丁晋之所以尽心尽力地为他谋一份差事,并不是因为亏欠他什么,而只是觉得毕竟“同学”一场,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落魄潦倒下去,但也仅仅如此,超出他的原则,那么,抱歉,恕他无能为力。

    在老家的半个月中,丁晋几乎没有一刻闲暇的时候,在拜访完所有要看望的人后,紧接着,又是二哥丁虎结婚。丁晋作为亲弟弟,又是身份高贵之人,当然不可能置身事外,只得拖着疲累的身体,一头扎入那些复杂麻烦的礼仪安排中。

    幸好,再麻烦的结婚章程,也总有完成的时候,等到离开丁晋等人启程的rì子还有三天的时候,丁虎终于将宝贝媳妇娶过门来。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天堂发言人的小说宦海风流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宦海风流最新章节宦海风流全文阅读宦海风流5200宦海风流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天堂发言人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