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一卷 春雷 章13 时命乃大谬-5

本章节来自于 帝国的黎明 http://www.lishu123.com/0/512/
    章13 时命乃大谬-5

    童贯脸上尚有犹疑之色,王彦道:“倘若大人升起帅旗,令众将收揽军卒,尚可退守河间,与辽人一战。”他顿一顿,上前一步,指着码头上数万军卒道:“难道大人忍心弃河间如弃鄙履,弃众军如弃草芥吗?”

    童贯被他这话刺得眼神一缩,抬头看着王彦,只见此人全无平常时候那种温文尔雅之态,反倒是说不出的咄咄逼人,童贯心中肯定,他如果真的坐这条船走了,刚才那“弃河间如弃鄙履,弃众军如弃草芥”的话,绝对会出现在锦檐府的上奏上。他有些心虚地有望了望远方,辽国骑兵聚集得越来越多了,刚才还只有数百,现在隐隐约约已经又有两三千之数。

    “乱军不堪战,”童贯缓缓道,“辽人骑兵挡住往河间城的去路。”

    他话音刚落,韩世忠躬身秉道:“只要大帅一声令下,末将愿击破辽兵!”他这夜来,也曾率军和辽人骑兵激战数场,感到辽军但每回合战的兵力最多了不过数千,并没有想象中的势大。假若童贯真的就此从海上逃窜,必受朝廷惩处,而自己也好不到那里去,若是回军河间,努力撑持,再立下些功勋,情势又有不同。所以韩世忠方才不顾童贯还有些犹豫,主动请缨。

    王彦看了韩世忠一眼,又环视童贯身边的辛兴宗、毕胜、冯美诸将,诸将相互看了几眼,一起俯身秉道:“末将愿护卫大帅,击破辽军!”“大帅!”王彦沉声道,“形势瞬息万变,当速速升起帅旗,以安军心,令众将整顿乱兵,立刻回师河间。”说完,也不待童贯同意,回头对都部署衙门的旗牌官厉声喝道:“还愣着干什么,升起帅旗!”那旗牌官有些犹豫,看向童贯,童贯沉吟了片刻,终于点了点头,他也是经历过许多大事过来的,也算是豁出去了。

    赵行德和众军卒推推搡搡间,忽然听到前面爆发出几声惊呼,接着,混乱的军卒陆陆续续停止了推搡,“是都部署大人的将旗!”“大帅没有走,正升旗聚将,要和辽人决一死战!”这时,停泊在岸边的一艘海船上陆陆续续走下来几个顶盔贯甲的将军,骑上亲兵牵来的马,更有为众多士卒所知晓的镇北第二军指挥使韩世忠,手提着一柄长刀,召集了尚且能战的镇北第二军两千多骑,从乱军分开一条路来,朝着契丹骑兵聚集的方向缓缓而去。

    “有胆子没有!”韩世忠一边策马前行,一边高声喊道,“跟我杀契丹人去!”“还带种的,跟我走!”众多镇北军的骑兵一起高声呐喊,声势颇为壮大。

    拥挤在码头上河北行营的军卒用敬畏和佩服的目光注视着他们,就是这支骑兵,好几次返身冲章13 时命乃大谬-5

    杀,将契丹人的前锋逼退。这些骑兵连同战马都早已疲惫不堪,有的盔甲缝隙间还卡着契丹人的半截箭头,依然跟在主将的后面,准备再次和契丹人对阵。有些悍卒便应道:“我等愿跟着韩将军打仗!”有人拉着镇北第二军的问:“杀败契丹兵,能到韩将军帐下吗?”

    “当然!”韩世忠听到这句话,回头过来,盯着那个军卒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军卒有些紧张,结结巴巴地秉道:“启禀将军,高泽,宣威军的。”

    韩世忠点了点头,沉声道:“有种打仗的,我都收。”他朝童贯的帅旗望了一眼,低头对高泽道:“进了河间城以后再来找我。”

    高泽大喜过望道:“多谢将军成全!”他跑的时候将盔甲之类沉重的全都扔了,手上还有一副弓箭,便跟在韩世忠镇北军马队后面,像他这样的军卒尚有不少,待韩世忠的镇北第二军出阵之时,骑兵已经有三千多,后面的步军也近四千多了。

    赵行德在人从之中远远立着脚看,心中充满羡慕钦佩之意,“大丈夫当如此也!”这句话浮现在脑海里。但他不但早将盔甲丢了,连弓箭、长枪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心中略一犹豫,也没有挤过去。只见韩世忠约束着众军来到阵前,并没有过于催促,反而是在契丹骑兵与宋军大阵之间停了下来,原来镇北军的都头,指挥使策马在那些跟上来的军卒之间四下跑动,似乎是在对他们进行简单的编组。最终,将弓箭手编成一队,长枪手,刀盾手编成了另外一队,而骑兵则列在步军阵型的两边,这才再次缓缓向契丹人逼近。

    与此同时,其余诸将也策骑在乱军中奔走,亲兵四下按照区域将挤在码头上的乱兵分成了三部,先挑出营指挥使,都头等军官,再将散兵游勇塞到这些军官下面各自成军,当然,这些将领也趁机提拔了不少亲信。

    赵行德报明了都部署幕僚的身份,终于脱离了乱成一片的拥挤人群,引导到童贯所在的大船下面等候。虽然仍未脱离险境,甚至连船都还没上,但四周没有乱箭横飞,契丹骑兵追逐,军卒的推搡,赵行德正蓬头垢面,衣衫也被汗水所浸透,一阵凉爽的河风带着些鱼腥味,竟然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大人,让末将冲阵吧!”郭保义侧头对耶律大石秉道,他统率着五百多骑铁林军,人马从头到脚都笼在铁甲之中,就连宋军步弓手所发的劲箭,也难以穿透,若是全军逞强一击,说不定能够击破中央,捣乱宋人的阵势。

    耶律大石脸上看不出喜怒,一万铁林军虽然彻底击溃了宋军的河北大营,一夜鏖战下来章13 时命乃大谬-5

    ,杀伤恐怕也在数万。只可惜,跟进的辽国大队人马因为铁桶炮的拖累,行军速度太慢。单单留火器营汉军在后面,怎么都不能叫人放心。如果此刻再有两万铁骑在手上,莫说猬集在码头着数万宋军,就算是拼命向着大名府逃走那些,也活不下多少来。

    正前方,韩世忠所部宋军列阵正缓缓逼近,步卒弓箭手开始在军官的号令下一轮一轮地抛射箭雨,宋国步弓的射程远远超过契丹骑弓,如果辽国骑兵不愿冲阵的话,便只有回退了。若要冲阵,则必须和严阵以待的刀盾手长枪手交战,还要经受韩世忠布置在两翼的骑兵的侧击,若要迂回宋人的中央步军大阵,同样要面临两翼骑军的拦截。

    “退!”耶律大石举手制止了郭保义,数千辽骑缓缓退了百多步,但仍然和宋军保持着距离。韩世忠见状皱起了眉头,他的步军阵势还不够紧密,只能背靠着尚在整顿的数万宋军,方能有把握顶得住辽人冲阵,倘若离开太远的话,很可能被辽人的铁骑一举击溃。

    他未发将令,数千兵卒都肃立不动。直到后面数万大军都整顿完毕,大军缓缓逼近,辽国骑兵才又退了数百步。

    两军僵持戒备了片刻,宋军开始移动,忽然辽军齐声呼啸,纵马绕了个圈子,绕开韩世忠前阵,朝后面松散不堪的步军大阵侧翼冲杀过来,韩世忠忙调集骑兵阻截,大阵中的宋军也慌忙地止步列阵,那辽国骑兵远远地放了一轮箭,便又策马离去。韩世忠因为要护翼本部主力,也不能一直追赶,驱离了这些骚扰便罢。

    如此这般三番两次,辽国骑兵数量虽少,却不断地袭扰宋军,韩世忠带领骑兵去驱赶时,便立刻纵马远遁,那辽国骑将一直拖延着不和宋军交战,又一直阻挠着宋军行进的速度。

    直到宋军进了河间城以后,又过了大半个时辰,辽国的大队骑兵后援才赶到。童贯、王彦等在城楼上望见铺天盖地而来的骑兵所扬起的沙尘,都在心中暗叫侥幸。章14 弃之海上行-1

    辽人大举入寇的消息,最先由狼烟四起的烽燧传遍,溃军四处流散,传播着各种各样战败的消息,军州县府城开始白天紧闭城门,雄州、霸州、真定等河北重镇先后发现辽人骑兵踪迹。铺天盖地的流言几乎在一日夜间便传遍了汴京,枢密院惴惴不安等待着进一步确实的消息,到正月二十八夜里,由河间府发出的军书,由日行五百里金字牌急脚递送到,枢密院不敢怠慢,连夜禀报大内。

    白玉宫垂拱殿外,当值的宦官和宫女战战兢兢,进呈军书之时,蹑手蹑脚的,连喘气都怕重了。殿中粗若儿臂的龙脑香炬烛全都点燃,照耀得亮若白昼,官家赵佑脸色铁青地站在巨大的河北山川地形图面前,高阳关已被辽军突破无疑,辽兵照例发挥了骑兵迅捷,飘忽来去的优势,河北十余个军州同时发现辽军的踪迹,各地驻屯的宋军都只能谨守城寨,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唯一确定的是,至少有一支辽军的主力正在围攻河间府。而河北行营居然在一场莫名其妙的哗变之后,被辽军一举击溃了,还好新任河北都部署童贯屡败屡战,纠结了数万溃军退守河间府,还在与入寇的辽军相持不下。

    “童大人若能守住河间,则辽军不能立足河北,劫掠一番后,自动退去。”枢密副使李邦彦宽慰道,“再说,朝廷经营北京大名府久矣,辽军要饮马黄河,也不是那么容易。”

    “大名府乃是河北行营旧地,原有驻守的精兵悍将,大都被童大人带去河间,如今无兵无将,如何坚守?”参知政事赵质夫皱眉道,“大名若失,汴京门户洞开,只怕......”他没有再说下去,赵佑越听越是恼怒,伸手抓起一个笔洗,砰地掷到地上,怒喝道:“童贯丧师辱国,万死不足以辞其咎!”声音震得门外伺候的宦官背上一凉,差点打翻了手中的东西。

    “陛下惜怒,”丞相蔡京慢吞吞道,“童大人向来公忠体国,河北行营出了这等大事,必有其它原因。只是,眼下击退辽人入寇要紧,这追究之事,还等以后再说。”

    “丞相说的是。”赵佑被蔡京提醒,稳住了心神,眼下还需倚重童贯坚守河间,威胁辽人的后路。

    “此番辽兵入寇不比往常,似乎行军颇为缓慢,眼下内地州县所发现的皆是辽国的游骑,大队人马似乎还停留在河间以北,似乎辽军此番打定了攻克河间,全取河北地利的主意,并非劫掠一番而已。”皇城司的沈筠缓缓道,“不过这样来说,对京师的威胁,反而少了些。”

    沈筠的话多少解除了些赵佑对京师的担心,“河间,”他目视着那个被辽兵围攻的城池,接着目光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鼓元吉的小说帝国的黎明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帝国的黎明全文阅读帝国的黎明5200帝国的黎明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鼓元吉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