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正文 第五十九章 天问(十一 )

本章节来自于 赤唐 http://www.lishu123.com/0/272/
    有些事情终将逝去,有些人终归会转变。

    时光易逝,年华易老。这都不是人力能控制的,与其强自挣扎,倒不如落的洒脱一些。

    高适履行了对李括的承诺,在当日将李括的一行亲人送到了军营,李括所需的马匹、粮秣、军械等也在翌日全部凑齐。虽然淮南道采访使韦霖对高适的做法颇有微词,却并不能改变高适的决定。

    因为,在这淮南道真正握有军政大权的是高适而不是他韦霖小说章节 。他虽然有弹劾监察的权利,却并不能直接干预地方军政,所以即便他对李括恨得牙痒痒,也阻止不了江淮军将米粮、军械、马匹悉数收下。

    而李括也履行了和高适的约定,写了一封书信交予了高适。凭借这封书信,高适可以命在唐州、南阳等地驻扎的士卒开城迎接朝廷的接管,等于李括便向将城池献给了朝廷。

    事后,李括开诚布公的将自己未来的打算和江淮军的弟兄讲了明,表示去留问题他不强求,一切由将士们自己决定。江淮军中的士卒多是扬州本地人,对乡土极为眷恋,所以李括认为强行让他们离开土地十分残忍也是一种不公,索性将权利交到了他们自己手中。

    但事情的结果却有些出乎李括的意料,这支军队总共有一万人,经过与胡虏的鏖战如今能战之人还剩下八千余人,除去三百余人选择留在扬州,剩下的将士纷纷表示将与李括共进退。

    得知这个结果,李括感慨不已,当即将高适派人送来的一部分米粮分发了下去犒赏将士。至于那些选择留在扬州的将士李括也没有作苛责,反而向他们每人分配了五两银钱,希望他们能够好自为之。

    青春本就是一块无可定义的泥子,每个人都有权利揉捏,烘焙出自己的选择。若是所有人的青春都像拓板拓印出的习字的话,其本身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有谁的青春没有犯过错误,有谁的青春没有过茫然,有谁的青春不曾兵荒马乱?

    青春本就是用来挥霍的,待到翻过那一页,沉淀了下来再回首看自己曾做过的往事,不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吗?

    李括并不惧怕作出选择,也不怕选择错误。在他看来,不论于公于私他都无法再在那个所谓的无限光明的大唐朝廷中待下去了。光明的背面本身就是黑暗,越是光明的存在越会忽视自己的背面,认为凡事都是理所应当,也就顺其自然的滋长了黑暗。

    黑暗本身并不恐怖,恐怖的是黑暗假以光明的名义行龌龊之事。

    光明的长安,光明的大唐,光明的大唐皇帝陛下。

    亦或是黑暗的长安,黑暗的大唐,黑暗的大唐皇帝陛下。这本身并没有探讨的必要,不同人看到不同的侧面,自然也就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在李括看来,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有的大唐男儿会为了守卫家园而不惜毁家纾难,流干最后一滴血。当然也会有人毫不犹豫的投入叛军的怀抱,转而向自己的族人举起屠刀。

    这是信仰的时期,也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自然也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亦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却也一无所有。

    就如同小张探花坚守睢阳的行为,不同的人读来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口诛笔伐,有的人大加赞颂,无非是站的角度不同罢了。

    再如长安城的收复之战,皇帝陛下不还是向回鹘人借兵十万了吗?若不是广平王和郭子仪的竭力阻拦,回鹘人怕是要将长安城洗劫一空吧?钱帛、女子皆归回鹘所有,多么疯狂的承诺和选择。这种事情又如何说的清道的明呢?真要究根问底,那圣明英武的皇帝陛下不成了与安禄山一样的窃国大盗了吗?

    时至如今他已经不再痛恨高适的做法,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每个人都有权利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他相信,高适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难言苦衷。

    既然他现在已经满足了自己的要求并把亲人送还,便是两不亏欠了。

    李括庆幸的是,他能够看到光明的背面。只是光明不是铜镜,它的背面并不像所有人想象的那么完美。但这并不重要,因为自己看到了大唐文明的弱点。

    知道了弱点便清晓了改变的方向,就有改变的希望。而希望这种东西,是多么的美妙啊。也许总有一天,大唐会变得更加强大

    黄昏。

    扬州城外,高适等一干文武在为李括送行。

    旌旗招展,鼓角峥嵘。

    只是这不是相聚而是离别,甚至分别的还不那么心情舒畅。

    高适望着横刀立马的那个将领,知道无论自己如何补救都无法再弥补二人之间的裂痕,但他不后悔,因为他作出的这个选择,无愧于心。

    毕竟,人活一世有太多的牵挂,七郎有亲人他高达夫又何尝没有?

    也许这种分别便是最好的结果吧。

    “七郎,一路顺风,到了那边记得回个信。”

    高适端起一碗烈酒遥遥敬向李括。

    他并不奢求对方能够原谅自己,只希望他能够一路平安。

    李括环住身侧的阿甜,紧了紧马缰道:“伯父放心,到了那边后我一定托人告知于您。倒是您,若是在这儿过的不如意了,不如仗剑纵马来寻我。到时山珍海味不敢说,一壶浊酒一盆羊肉某还是舍得供的。”

    高适的喉结微微涌动,似乎想说些什么。

    “你还会回来吗?”良久,高适沉沉问道。

    “将来的事情谁又能说的好呢?或许出走本就是一种开始!”

    李括轻磕马腹,清风随之而起,带起飒飒风响。

    近万铁骑扬尘起势,遥遥追随着那个黑盔黑甲弯弓直发的将领。

    日落,风起。

    卷卷黄尘之中隐约传来一个声音:“旭日升处,即为大唐!”

    ps:旭日升出,即为大唐!

    全书正文完,开放式结尾。不过我会写尾声,大概两个吧。 (梨树文学http://www.lishu123.com)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九州流云的小说赤唐仅代表作家本人的观点,不代表网站立场,内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处理!
赤唐最新章节赤唐全文阅读赤唐5200赤唐无弹窗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或由网友上传。版权归作者九州流云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谢谢!
梨树文学